褚懷良從古老的期刊雜志上看到了相關的報道。
但是這已研究成功似乎並沒有應用於衛生領域,也沒看到後續的相關報道,他找了很多相關雜志沒有再看到這個聚合物的相關訊息。
或許是因為沒投資所以沒再研究?
八月份的尾巴,褚懷良看著額角掛著汗珠的南雁,“我覺得再要找到這個的可能性不大,你看他的這個實驗報道就知道,澱粉、丙烯腈,這生産成本肯定高啊,高成本的東西資本家都不喜歡的。”
南雁沒抬槓,“那咱們還是再找個成本低的。”
“不是成本低,你既然要吸附性那就得需要從親水基團裡面找,知道什麼是親水基團吧?”
南雁最近沒少翻化學相關書籍,脫口而出,“羥基、羧基、醯胺基、氨基、醛基、羰基唄。”
“對,咱們要搞也得從這些基團裡找到一些容易合成的,這樣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生産成本。”
南雁狐疑的看著褚懷良,“所以你找到了嗎?”
沒等褚懷良回答南雁就又說道:“所以你沒找到對吧?”
褚懷良不想說話,這人吧說話難聽的時候能直接噎死人。
怎麼能說沒找到呢,只是目前在使用排除法,已經排除了很多東西。
他畢業都快十年了,這些年搞的又是生物制藥,和化工有些距離。
一時間找不到不是很正常嗎?
“那你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同學嗎?或者化工領域尤其是聚合物高分子材料領域的專家教授認不認識?算了估計你也找不到,我寫信給佟教授,讓他幫忙找找看。”
褚懷良聽到這話不樂意了,“你瞧不起個誰呢,信不信……”
他看著手裡的書冊,找到了當初那個研究更為具體的報道——
以鈰鹽為催化劑是澱粉與丙烯腈發生接枝聚合反應,再利用堿水解接枝聚合物,將接枝聚合物中的聚丙烯腈轉變為聚丙烯醯胺又或者聚丙烯酸鈉,在精煉幹燥後得到高吸水性樹脂2。
所以,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酸鈉,這就是最終的研究成果?
但還是說這個研究成本太高了,工藝也有點複雜。
可即便如此,還是給褚懷良提供了研究方向。
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酸鈉。
他立馬打電話給自己從事化工研究的同學。
那邊回複的倒是快,“你說美國那個研究啊,他們純粹是因為玉米高産又出口不出去,就想著來搞點研究消耗玉米。”
哦,玉米澱粉嘛。
褚懷良覺得資本主義可真是可惡,1961年啊,國內還饑荒餘波不斷呢,國外玉米吃不完要搞研究消化掉。
垃圾美帝!
心裡頭罵了兩句,褚懷良問起了高分子吸水性樹脂的事情。
“這個啊,倒是有,不過你問這個做什麼,你們生物制藥用不著啊。”
“誰說用不著的,你快跟我說說,再不說信不信我去你家吃你的住你的?”
“怕了你了,這樣我三兩句給你說不清楚,我回頭給你寄幾份報紙雜志過去,你看看就明白了。”
“謝了。”褚懷良鬆了口氣,沖著南雁比劃了下,“問題解決。”
南雁幽幽地看著他,“所以我們這算是做了一星期的無用功嗎?”
褚懷良臉上笑意掛不住,“也不能這麼說吧,你看咱們透過自己的努力,排除了很多選項對不對?就像是自己做的飯,怎麼看都好吃。”
南雁:“我做飯一點不好吃。”
褚懷良:“那就自己生的娃,怎麼看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