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院子裡有人說話,馬書記也沒在意,直到聽到那脆生生的聲音,“馬書記在院裡嗎?我想找他商量點事。”
林業那媳婦。
只不過馬書記沒料到,過來的還不止林業的媳婦,林業他娘也來了。
一起過來的還有趙留真。
“這個南雁,非要拉我過來說要商量點大事,你要是說不出個一二三四來,我可饒不過你。”趙留真嚴肅著一張面孔。
不過這嚇唬不住南雁。
“這是咋回事,怎麼還興師動眾的過來?家裡頭又有事?”
南雁連忙解釋,“沒有,家裡的事我們能自個兒處理,這次過來是想說公社裡的事情。”
公社裡的事?
馬書記狐疑的看了眼趙大姐,倆人四目相對也沒看出個門道。
“你不是去縣裡的工廠報到了嗎?咋還和咱公社扯上關繫了?”馬書記看向坐在那裡有些侷促的劉煥金,“到底咋回事?”
“正因為去了縣裡才跟咱公社有關。今個兒我跟小莊會計、老孫頭一塊去的縣城,聽老孫頭說他去縣裡學習,學的跟畜牧養殖有關。”
馬書記聽到這話端起桌上的搪瓷茶缸,喝了一口就又放了下來。
水都涼透了。
紅武公社距離縣城近,用不著配備小型車站,自然也沒什麼駕駛員和售票員。
一般進城都是坐騾車,實在著急那就騎腳踏車。
馬書記沒什麼130的帶車鬥加長型轎車,但破破爛爛腳踏車還是有那麼一輛的。
用不著的時候也大方的借給其他人應急。
“你這進個城還學會搞經濟了。”
這話咋理解都行,南雁往好處想,“這也是聽老孫頭這麼一提,剛巧又是去肉聯廠報到,覺得咱們可以跟肉聯廠合作,公社裡讓趙主任組織婦女同志養鴨養魚蝦,産出的鴨子魚蝦送到縣裡去,這也算是響應國家號召嘛。”
趙留真聽到這話拍了下大腿,“這想法挺好的呀,北京烤鴨不也挺出名的嘛,而且養鴨子還可以下鴨蛋,弄成鹹鴨蛋說不定還能出口創彙呢。”
“是啊,鴨子也好養活呢,咱們公社這邊河溝多,回頭弄點浮萍什麼的喂鴨子沒啥成本,比養其他牲口合算。”
趙大姐點頭,“是這回事,而且魚蝦養起來也不費勁,咱們公社這麼多河溝,回頭撒魚苗蝦苗,就算不能賣錢還能給鴨子當飼料呢。”
“這吃魚蝦長大的鴨子,指不定還能賣上高價錢呢。”
劉煥金跟趙大姐二人轉似的說了起來,沒多大會兒工夫已經從養鴨發展到養鵝,公社書記辦公室裡充滿了兩個中年婦女歡快的聲音。
馬書記留意到,南雁就起了個頭,沒再繼續說。
年輕的女同志看著兩位長輩,暈黃的燈光下眼睛裡都閃爍著光。
“就是養鴨子咱們得先弄鴨苗,這得不小的成本投入呢。”趙大姐看向公社的一把手,“書記你覺得這法子可行嗎?”
她是挺贊同的,但這事還得馬書記拍板定下來。
不然她再熱忱都沒用。
馬書記又端起茶缸喝了口水,他砸吧砸吧嘴,“你也說了,這得投入不小的成本。”
鄉下人對這些雞鴨經濟賬很有一套。
雞蛋九分錢一個鴨蛋便宜點八分,你要是大張旗鼓養鴨子得成千上萬只,這一下子就得投入大幾百甚至上千塊錢。
公社固然能拿得出這筆錢,但也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拿出來的。
年底公社上得跟縣裡,下得對社員做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