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是第一次看出徵隊伍,也依舊很激動,這些都是為國徵戰的將士,眾人自發讓出足夠的道路,讓他們能夠毫無阻礙地透過。
一千騎兵綴在後面,他們前面是宋七和顧武,然後最前面才是宋琬和顧燕急。
顧文要協助顧陵風掌管京城的禦林軍,至於宋一他們,則是留在侯府,保護府中主子們的安全。
城樓下,隊伍巍峨壯觀,百姓們能看到最前方領路的一紅一白,墨發高高豎起。
顧燕急他們知道,那是曾十六歲就揮起□□,統領二十萬兵馬,駐守西南的顧將軍,他身邊那位聽說是新帝親封的逍遙郡主,武功也是了得,當初用貪官的銀子搭鋪子施米施銀子的就是她。
不少百姓指著宋琬低頭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們昨日吃的白米粥就是這位大恩人給的。
他們望著長長的隊伍,哪怕知道戰爭免不了會有傷亡,但他們仍然希望此時出征的所有人都能夠平安回來。
顧燕急重新拿起□□,宋琬則還是那條金鞭,比起其他人的莊嚴肅穆,她要輕松自在許多。
這還是她第一次穿鎧甲,還是紅色的。
鎧甲比她想象中的硬,穿在身上,人顯得特別威武,就是有一點不好,藏在裡頭的零嘴不好拿。
李毓親自給他們送行,他站在城樓上,靜靜地望向出了城門的隊伍,良久後緩緩道,“希望這次以後,大越不會再有戰爭。”
“臣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站在他身側的人肯定道。
禹州存留的問題一解決,且新的知府剛到達禹州,黎松之就立刻收拾行李趕了回來。
李毓臉上多了這個年紀沒有的穩重感,在經歷這麼多事後,他早已快速成長起來,“嗯,我相信二哥和阿琬姐姐。”
城樓上,李毓身邊只有黎松之一人,所以他才敢肆無忌憚地喊出那聲‘二哥’。
若是黎松之沒有走禹州這一遭,在聽到李毓這聲‘二哥’後,或許會皺眉不贊同皇上與顧家太過於親近,因為這對皇上,對顧家都不是好事,有道是人言可畏啊,哪怕是有先帝遺旨和手書為證。
可現在的他已經不是當初在京城為官的黎松之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被改變,理智告訴他,應該向皇上諫言,您是皇上,不應該喊一位臣子為兄長,可情感上,他沒辦法再這麼公事公辦。
一百年後的大越,黎松之不敢判斷,但未來的一百年裡,宋顧兩家的一定會是大越朝最堅實的堡壘。
他相信顧燕急和宋琬,也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他們的後代亦會如此。
只有一千人的隊伍,在二人的帶領,以及眾百姓的擁送下,愣是走出了幾萬人的氣勢來。
今日,楚氏和衛氏也藉著出門採買胭脂水粉來城門口相送,她們隱在人群裡,身邊只帶了兩個貼身丫鬟。
“希望阿琬這一去能夠順順利利。”衛氏望著隊伍道,等再過幾日,宋欽也要出發了。
“一定會的。”楚氏微笑著接道,“阿琬這麼厲害,你應該多多擔心二弟才是。”
“擔心他做什麼。”衛氏也笑,“反正阿琬說,她二哥若回不來,她就幫我找個新的。”
“阿琬居然也和你這麼說過?”楚氏驚訝無比。
衛氏聽她這副語氣,不免猜測,“阿琬也這麼和大嫂你說過?”
楚氏無奈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