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李勢掩下眉宇間的興奮,抬手讓他說,這個人他知道,曾是首輔大人的一位學生,昨日首輔就已和他透過氣。
他這個弟弟啊,就是不知足,好好的王爺不做,偏要做些讓人難以收拾殘局的事。
禦史上奏彈劾的正是禹王殺害正妃,視法度為無物,在封地禹州欺男霸女等等一系列殘暴之事。
禦史手中除了彈劾的奏本,一應證據也皆俱,甚至還有禹州百姓抵抗禹王按下的一張張紅手印,是讓人快馬加鞭送來京城的。
李勢裝作驚訝不相信的態度,“李禦史是不是弄錯了,朕的這位二弟,脾氣一向溫和,萬不會做你口中所述之事。”
李禦史跪地,“微臣所言句句屬實,這乃襄州知府其弟路過禹州偶然救下幾名被禹王府侍衛欺辱的女子親口所述,且均由襄州知府查有實證。”
襄州知府表面上是李勢一手扶持起來的,完完全全忠誠於他。
所以當衛學知昨日將這件事告訴李勢時,他才沒有絲毫懷疑。
臨遠侯今日並不在朝上,昨日就被李勢派去荊州整理邊城安防問題,而他那兩個兒子也被他用其他莫須有的事情支開。
李勢就是要趁著他不在,打算一舉將李澈拿下,等他知道,早已為時已晚。
也正是因為臨遠侯告假不上朝,讓平時倒向禹王的官員們,在面對數十條罪證時,猶豫在三,最終還是選擇保持沉默。
反正他們本就沒有最終站隊,平時也只是偶爾在臨遠侯身後幫幫腔,並無太多實質性站隊跡象,現如今及時退出止損方為上策。
李勢看著平日裡不斷為李澈說好話的大臣們恨不得縮成一隻烏龜的樣子,嘴角露出淡淡的嘲諷。
這時衛學知從旁走出,站在李禦史前方,彎腰行李。
李勢佯裝驚訝,“首輔大人,有何事要說?”
衛學知娓娓道,“老臣以為,應先派一名將領將與文官去到禹州再仔細審問盤查,莫要真冤枉了禹王,傷了皇家兄弟和氣。”
“就依首輔所言。”李勢內心滿意道,“那首輔認為派誰去最為合適?”
衛學知微微垂眸,說出自認最合適的兩位,“依老臣看,不如就由黎大人與彭將領一同前去?”
李勢眸光一閃,衛學知挑的兩個人在朝廷都是極其剛正不阿的人,只要他這位弟弟真的做了方才數列的幾項罪裡其中一項,這兩位都不會放過他。
李勢在心底分析完後,對這倆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點不滿也散了。
也好,這樣就更能體現他並無針對禹王之意,他要讓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他才是最適合做皇帝的人選。
不日,被欽點的兩位大人,輕車簡從,從京城往禹州方向趕。
與此同時,禹州禹王府經過那一夜後,逐漸恢複正常。
這一點禹州的各方百姓們感受最為直觀,因為他們發現禹王府的人好像不再抓人了。
宋琬依舊住在客棧裡,她嫌王府太髒,這段時間,她讓宋七帶人把王府從頭到尾掀了個遍,一共找到上千具屍骨。
宋七自認殺過不少人,也見過戰場血肉橫飛的樣子,可還是被那上千具屍骨惡心到臉色慘白。
這個禹王真是死一萬次也不足惜,難怪他們初到禹王府時,大小姐說了句這裡陰氣重。
在兩位大人到來之前,宋七三人總算是把這一千具屍骨火化埋葬,還特地選了一個風水風景都不錯的山林旁,還找了僧人幫她們超度,讓她們安心轉世。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