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票八成就是出自將軍府,也不知是哪個好人替天行道,為了不讓官兵搜到銀票,大家紛紛默契地用油布包裹銀票,在家中找個隱蔽的位置挖個洞埋進裡,打算等官兵結束搜查,風聲過去再用,反正他們也窮了幾十年,一年半載對他們而言不算什麼。
沒搜到人,譚敏帶著這個結果回到將軍府,徐烈氣到,掀了一套茶具。
書房內,譚敏立在下方,左腳邊就是一攤未幹的茶漬。
徐烈踱來踱去,最後決定道,“那些人估計早已經帶著銀子離開了塔回關,銀子丟失是小,你先帶人去幫禹王把宋欽抓住,我們已經損失了齊涑,既然宋欽還活著,就不能讓他順利到黔地。”
譚敏垂首領命,“是,屬下遵命。”
徐烈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於是問道,“對了,我們給黔地那位蔣參領送的兩箱禮到了沒。”
只要收攏了這位,再去對付宋顧兩家,便輕而易舉了。
譚敏回道“估摸時間,送禮的隊伍這兩日應該能到黔地,將軍您可是禹王的嫡親舅父,他一個區區幾品參將,豈敢不聽從。”
徐烈亦是這樣認為,這個蔣震並不是什麼普通將領,他當初可是被先帝大罵特罵後又貶去黔地,要說他心中對先帝沒有恨,徐烈第一個不信。
宋顧兩家人可是先帝生前重用的人,就算這個蔣震表面對他們與其他流放犯一視同仁,可心底的仇恨豈是輕易就能化解掉的。
徐烈送去的兩箱金子其實就是指一條明路給對方,如果不想下半輩子都苦守黔地,投到禹王麾下就是最好的辦法。
黔地。
宋琬和顧燕急帶著幾個人突然離開後,蔣震過了好幾天才習慣。
現如今土豆大豐收,他帶著人把能留種的土豆挑出來,按照宋琬所說的方法,儲存起來。
剩下幾百斤不怎麼樣的,他按照粗米的價格賣給了村子裡的百姓,不過只允許一家買不超過三斤的量。
蔣震盡可能讓想買土豆的人家都買到手,村民們買土豆當然不是為了吃,這麼高産的糧食,當然留著種。
三百斤種下去能收三千斤,那麼三斤種下去說不定也能收獲三十斤。
品種不好沒關系,心細點,再不濟,二十斤總能有的,這就相當於本來只能買兩斤粗米的銀子,只需要等一年後,就能買到二三十斤的粗米。
二三十斤看起來算不上多,但要知道到時候收獲的土豆可還能繼續種一次,到時候就是三十斤變三百斤,夠一家人吃很久了。
蔣震記得宋琬曾經說的土豆連續種植兩年後,田地需要一年的修養時間,不過這一年也不是什麼都不能種,宋琬把可以種的告訴他,他又將這些告訴村民,讓他們自己決定。
要以蔣震的想法,哪怕第三年什麼都不種,光前兩年的收成也夠吃上好幾年。
村民們顯然也是這樣想的,買來的三斤土豆也不多,有些種在自家院子裡,還有些是在田裡找塊角落種上。
大東村買土豆的人家最多,畢竟狗娃一家當初那一畝地收獲三千多斤的事還歷歷在目。
狗娃一家因為是第一批種土豆的,所以他們今年有三百斤上好的土豆種。
狗娃娘決定明年他們家繼續種土豆,兩畝地換著種,這樣過不了多久,狗娃說不定就能去私塾識字了。
土豆的事弄完,蔣震也沒閑著,宋琬臨走前交代了宋一他們幾個人一個任務,在她回來之前,蔣震藏在後山的那五千人的武力值至少要翻個倍。
蔣震先前正愁找不到訓練這些兵的人,他自己又不能長時間不露面,宋琬這個任務可算是解決了他一個大難題。
到時候等這五千人訓練差不多了,他還有其他幾個山頭的人,蔣震甚至想過要不要把宋一等人安排到軍營裡幫他練練兵。
宋琬的能力,蔣震領教過。
家裡三個小子跟著學了沒兩個月,蔣震和他們切磋了兩下,差點被踢成重傷。
對此,蔣震深深感受到一點,養兒不僅費銀子還費老子。
臭小子們踹起親老子來,真是一點沒有要心慈手軟的意思。
徐烈派的人到黔地的時候,蔣震正從大東村回來,姚續如今在那裡幹活,所以他偶爾會親自過去監督一下。
吳氏見蔣震終於回來,於是趕緊迎過去。
蔣震還是第一次回府,受到妻子這麼熱切的迎接,待看到吳氏臉上罕見的溫婉笑容,他總感覺不是什麼好事,頭皮一麻,“夫人,家中可是發生什麼事了?”
“夫君,這是塔回關那邊徐將軍派來的人,既然夫君回來了,那妾身就先告退了。”吳氏實在懶得應付這種場合,要不是大兒子不在,她都不想出院子。
若知道今天會有外人來,她還不如偷偷換了衣裳去大東村找兩位姐姐嘮嗑。
“塔回關?”蔣震神色一斂,扶著妻子往廳內走,目光落在前方那張陌生面孔上,“這位兄弟是徐將軍的人?”
來人是徐烈府上的一個親兵,他起身拱手道,“在下是奉將軍之命,來給蔣參領指一條明路。”
蔣震眉毛一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