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哥哥妹妹,其實顧燕急更想和宋琬扮一對夫妻。
“顧燕急,塔回關好玩嗎?”既然是要假裝出來遊玩,不說點相關的話怎麼行。
宋琬坐在位置上,手託著下巴,目光望向船外,他們的座位剛好在船尾,不僅進出方便,還可以看到整個河上景象。
“塔回關和西南邊境民風差不多,比較樸實。”顧燕急想了想道。
樸實的意思就是窮。
西南邊境由於長年打仗,留在城內的百姓並不多,大多是貧窮到不能再貧窮的人家。
而那些有點能力離開家的人大多會選擇塔回關,這樣既不用擔心會被戰事波及,也不用真的背井離鄉。
長久以往,兩城的人就慢慢融合在一起,除了西南邊境的百姓比塔回關更窮,其他看不出太大差別。
“那等我們拿下塔回關,可以讓那裡的百姓也中土豆。”宋琬附在他耳邊,小聲說道。
“好,到時候讓大家都種土豆。”顧燕急笑了笑。
不過光種土豆不行,這玩意雖然可以做主食,但宋琬覺得它更適合做菜,真正能做主食的還得是紅薯。
宋琬心早就癢癢了,可顧燕急說還不是時候,於是心癢就只能忍著。
可現在她有點忍不住怎麼辦,前面就是塔回關,顧燕急說鎮守的將領是禹王的親大舅,先前擄走齊涑,中間就有他的助力,既然如此,那麼她作為齊涑的師父怎麼能不為心愛的徒弟報仇呢。
河面上,除了像他們坐的船,還有一些百姓劃著只能坐一兩人的簡易小船在用漁網撈魚。
船隻已經行駛了半日,宋琬餓了,看到漁民們捕了不少魚,她也想吃魚了。
船上也有不少人拿著事先準備好的魚竿坐在船邊上釣魚打發時間,能釣到最好,釣不到也沒關系。
“顧燕急,我們今天中午吃魚吧!”宋琬說做就做,“我去找根長繩和棍子。”
“讓顧武和宋七去和他們買幾條就好。”顧燕急認為不用特地費心去釣,而且現在離午時也沒有多久了。
他怕耽誤她吃飯,餓到肚子。
“幾條魚而已,幹嘛花那個錢。”宋琬覺得顧燕急哪哪都好,就是不太懂持家,這可能跟他以前多少是個富二代的原因。
宋琬想著以後一定要改掉他這個壞習慣。
“那釣魚總要有魚餌,我們沒準備,就只能從別人那買。”顧燕急無奈道。
“我釣魚不用魚餌的。”宋琬從船上的雜物間找到了一根細長繩以及合適的棍子,“不聽話的魚,綁緊點就聽話了。”
她試了試繩子的結實度,足夠釣了。
盡管如此,顧燕急還是偷偷讓顧武去買了兩包魚餌,萬一釣不上來,還有魚餌可以用。
宋琬把繩子一頭系在棍子上,邊弄邊道,“可惜小三子看不到我釣魚。”
小三子就是齊涑,他如今在三人當中最小,排第三,所以宋琬臨時決定喊他小三子。
“三弟確實沒有這個福氣。”想起上船後就因為暈船吐得昏天暗地的齊涑,顧燕急彎了彎唇,怪不得第一次在春風樓遇見就那麼沒精神氣,搞了半天是因為暈船。
“他哪裡沒福氣,一間小包房,要十五兩銀子呢。”這還沒到塔回關呢就花了五十多兩了,她很是心疼道,“年輕人真費銀子。”
顧燕急聽宋琬一口一個年輕人,不免失笑,想必是忘了她自己也是個年紀不大的姑娘。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