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洛話音落下,頓時,驚起一片嬉笑。
“陳大人這話說得太滿,等下要被人笑掉大牙嘍。”
“三殿下請的這四位才子,我覺得有必要跟陳大人介紹一下,他可能以為跟咱一樣是紈絝呢!”
席座間,有位青年站了起來。
陳洛視之,正是曾書禮。
只見曾書禮起身,來到老梅樹旁,指著挨座的幾個儒雅青年,點指最末尾的一位,介紹道。
“趙伯瞻,白鹿書院院長高徒,代表作觀物四詠。”
曾書禮言罷,趙伯瞻起身見禮,復又坐下。
眾人鼓掌。
“柳文瀾,太樂署丞之子,善寫邊塞詩,沒有對手。”
柳文瀾起身見禮。
眾人鼓掌。
“崔令徽,師承金陵理學大儒雲飛揚,詩詞豪放,快哉之風一脈的領軍人物。”
崔令徽起身抱拳行禮。
眾人鼓掌。
曾書禮終於來到了四人為首那位年輕人跟前,看向陳洛,說道:“陳兄弟,這個可就厲害了,他是國子監祭酒姚啟文的關門弟子,蕭景明,四大才子之首,最擅長引經據典。”
“曾公子說笑了,我可沒他說的那麼厲害。”
蕭景明也起身抱拳見禮。
曾書禮道:“陳公子,術業有專攻,要是今日只來咱們這些人的話,高低讓你裝一回,你這……是吧?”
陳洛笑而不語。
這些個才子,他從原身的記憶中,當然都聽說過。
在同一套結構的詩詞體系下,那跟前世五千來年的積澱比,提鞋也不夠格。
陳洛正要起身。
陸明昭瞧著陳洛不把那四位才子放在眼裡的模樣,忽地又提議道:“既然四大才子都在,那不如玩點大的?”
眾人都錯愕看向陸明昭。
都已經要七步成詩了,還怎麼加大難度?
三皇子云啟,似乎也不反對,對其頷首道:“明昭有何建議?”
陸明昭道:“殿下,今日小聚,借題詠梅,我想無論對四位才子,還是陳兄弟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蕭景明四人微微頷首。
陳洛只是看向對面的張思柔,見她正好朝這邊望來,露齒還笑。
張思柔白了陳洛一眼,看向陸明昭。
長寧公主瞧著張思柔那小眼神兒,又偷偷回看了一眼陳洛,忍不住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