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一樓賣手機的,這三樓賣電腦的店家就有些死氣沉沉,畢竟不是公家人很少會買電腦。
陳雙卻價格都沒談,直接就買了一臺,店家喜出望外,要知道,這都好幾天沒賣出去一臺電腦了。
陳雙之所以很幹脆,那是因為,這個年代的電腦各項硬體軟體也都差不多,整合顯示卡,低配軟體,四g記憶體,散熱功能也相對落後,沒啥好挑剔的。
店家夥計很熱情的跟著陳雙回到了四合院,現在還是上門裝機的。
裝好電腦陳雙付了錢開了發票,小夥子一走,陳雙就坐在電腦前建立了個沃德文件,把昨天晚上熬夜寫的稿子修改過後全都入了電子文件。
隨後,陳雙連晌午飯都沒顧得上吃,把《綠色養殖與人類發展》這本書繼續寫完。
這是個十分廢腦子的工作,陳雙記得主要內容,也記得養殖方法,但是全靠記憶。
書名陳雙得改改,就叫《身邊的綠色養殖》裡面比原著多出來的內容是陳雙新增進去的。
中間多加了一些親身體驗,也就是陳雙從一開始種菜種得出的結論和實戰經驗,算是陳雙前幾年的生活自傳。
第二天,陳雙拉了一條網線,這個年代的網費真特麼的要人老命,陳雙苦笑搖頭,只能寫稿子的時候把網線拔掉。
申請了個qq號,隨手打了個名字叫紅太狼。
一開始,qq會有很多人加她,畢竟這是個新鮮玩意兒,而且網名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風中的少年,什麼陽光男孩,往事如風,看到那些頭像彷彿勾起了陳雙前世深層的記憶。
惹得陳雙拖著下巴對著電腦傻笑。
只不過,陳雙申請qq號不是用來跟那些無聊的吹牛的,畢竟一上來不是問你叫什麼名字?你是哪裡的?你多大了!
陳雙開啟筆記本找到了記錄的郵箱地址,順便把qq也加了上去,很快小喇叭跳動了兩下透過對方驗證,一個名為"京北出版社負責人"的網友跳了進來。
陳雙主動發訊息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隨後說自己手裡寫了一本關於農作物生産和綠色食品的指南以及實戰經驗內容的書想讓對方看看能不能出版。
"你以前寫過書嗎?出版過嗎?哪家報社出版的?"
對方一下問了一大串的問題,陳雙如實回答。
"如果沒有歷史作為,價格方面可能……"對方聽口氣叫人覺得還算儒雅,至少他說話很委婉。
"我不要錢!"陳雙發訊息過去,對方似乎在沉思,許久之後才說把文件發給他看看。
陳雙當時就拒絕了,要求見面聊,看手抄本,畢竟這個年代的防盜性很差,陳雙前世讀農大的時候,就上過當,很多冒名頂替的,給寄錢出版的,都石沉大海了。
對方沉默了一會兒:"好吧!"
隨後約了地點時間,互相留了手機號碼,隨後的時間裡,陳雙幾乎是足不出戶,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把"身邊的綠色養殖"給整理完畢。
當然,在預約見面之前,陳雙花了十萬上下的資金在網上註冊開拓了一個以雙吧為名的大型互動平臺,招攬農業界各大人才加入討論。
當然,一開始不會這麼順利,因為陳雙的知名度還沒有著落,沒人會關注"雙吧"。
但是陳雙一點都不著急,佔著茅坑暫時先不拉屎就是,穿戴好一切,陳雙拿著手稿騎著腳踏車去了約定的茶館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