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就別管這個洞啦,反正不是老鼠洞也不是蛇洞,等幾天我示範給你看!"
陳雙說著,那下水道只是提前設計好的,這個社會陳雙不可能有馬桶用,幹脆讓父親幫忙用磚頭砌個兩腳能踩的凳子,類似於傳統茅廁,但是可以舀水沖走糞便,沖進楊柳河裡。
陳雙之所以這麼設計,還是因為她最初的打算,過了今年,就是九八年了那場大洪水在陳雙的印象中如同噩夢一樣。
陳雙收起思緒,覺得自己現在想明年的事情有點早,眼前最重要的還是菜的事情。
她本是在農貿市場說明天還降價,可是,陳雙去都沒去。
這事兒她得先壓著,要不然,那麼多人的心思誰說得清,要是真有幾個心思重的,一眼就看出陳雙是故意壓價,就為了想要把菜批發進農貿市場。
所以,陳雙目前急不來,只是第二天早上,鳳城農貿市場蔬菜區出攤的人一眼就看見陳雙的攤位是空的。
"咋沒來呢?"
"就是啊!本來想問問她打哪兒進的貨呢!"
"俺也說不清,該不會下午才來吧!"
好了,大家等到了下午,直到晚上,陳雙都沒出攤,這就奇怪了!
直到一週後,大家夥議論的熱乎勁兒都差不多消散了,菜價再次上漲了起來,不少消費者一開始也是問陳雙家怎麼不賣菜了,可是一週後,她們總得要吃菜,索性也就不問了成了消費者開始議論了。
"哎,上週那陳老闆的攤子賣的菜又新鮮又便宜,這咋不賣了?"
"我也去她家買過菜,一些零頭兒不給算錢,還送點兒小蔥什麼的。"
"可不是嗎?人家不像其他人那樣鑽錢眼子裡,一毛錢都算計!"
"不對,該不會是那陳老闆確實折本了所以不來了?"
"嗯,也有可能,人家都賣那麼貴,就她家便宜,還不是便宜一毛兩毛,都是塊把錢呢!"
"哎……現在說啥都沒用,人家肯定虧得賣不起了!"
這些討論聲,雖然沒有被陳雙當場聽見,但是陳雙也已經算出結果會這樣,她只有一個感慨,做生意的在消費者的眼中,就算是大甩賣真的虧本,消費者依舊會覺得商家賺了。
反過來想,就算是賺了,有市場價格擺在那兒,消費者都會懷疑,會不會賠了才不來賣菜了。
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的體現,陳雙經歷的很多,她最怕的就是不信任,但是,她改變不了什麼,就如同十幾年後的醫患關系,其實是一個道理。
陳雙在家閑了半個月的樣子,偶爾去一趟石頭山,山下的煤這兩個月開始慢慢回本,去掉工人工資,還有裝置包括一切投資的本錢,還賺了一千多塊。
這一千多對於陳雙來講,確實不多,但是,回本就是好兆頭。
再說說魚塘,過了八月十五,十一二月的時候,在溫度還沒有降到零攝氏度之前,肯定要打撈的,而且,又是一場大豐收。
陳雙覺得越來越好了,雖然現在才十月初。
半個月後,陳雙開著車帶著陳秀芬拉著不足一百斤的蔬菜又去了鳳城農貿市場。
不是她不想帶多一點菜,而是現在到了初秋季節,蔬菜要扯大棚保溫了,家家戶戶也都跟著忙活,但是,進度太慢。
一旦溫度沒把握好,就算是瓜拗也都到了"傳宗接代"的季節了。
比如,茄子巴掌大裡面的心兒就開始糠了,全是種子。
西紅柿,就更不用說了,咬一口跟啃木頭似的,黃瓜,手指頭大的都發黃了,破開一看,裡面也都接種子了。
花菜都開花了!這是最滑稽的畫面,開了花之後的花菜,比原來還大,鬆散的像是蔫了一樣。
蘑菇大棚館裡的溫度還不錯,所以,這一趟百十斤蔬菜就有四五十斤的蘑菇。
到了鳳城農貿市場,陳雙半個月後回來賣菜,所有的擺攤的商販都一臉疑惑的看著突然出攤子的陳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