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陳雙也只能將蘑菇大棚按時通風灑水的事情跟楊國棟說一聲,陳雙就帶著錢踏上了前往鳳城的車。
鳳城……鳳城,陳雙本以為踏上這條路她的心毫無波瀾,可是,她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經過那熟悉的破爛石拱橋,陳雙的目光帶著不悲不喜的眼神嘴角卻勾起了一絲不堪回首的弧度。
二十年後,這就是那座九八年被洪水沖塌重建的青鳳大橋,下接青陽,上達鳳城市,是一座很有名的大吊橋。
這是青陽市最近的一處大城市了,記得那年她一路要飯,半個月才到了這陌生的城市,半個月後,才知道這座充滿痛苦回憶的大城市叫做鳳城。
這一路,陳雙感覺自己真的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她如喪家之犬匍匐離開的路途,每一步都像是背負著撈石一般沉重的心,壓得陳雙就連此刻都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她只能一遍遍對自己說,一切,都好起來了,都好起來了……
下了車,陳雙更是深深吸了一口這鳳城上空的空氣,收拾了一發心情輕車熟路的去了街上。
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的鳳城大有不同,陳雙幾乎回顧一番才發現,鳳城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二十年後這些破爛的大街小巷全都被開發。
商場,酒店,古玩市場,超級市場,比比皆是,如今陳雙是站在二十年後的現在張望將來,或許是因為以前陳雙從來不敢抬頭,周遭的變化對她來說毫無意義。
如今,她抬頭挺胸,看著四周熟悉又陌生的建築,陳雙才豁然感覺,時代……走的太快,前世,她荒度半生。
陳雙找到了漁具店,裡面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半百大伯,人特別喜歡釣魚,記得前世,這位大伯都七十多歲了,還整天揹著個魚竿被老伴兒扶著在河邊上一釣就是一整天。
晌午要是老伴兒不給她送飯,他就餓著。
陳雙是怎麼知道的,那是她想要自殺前的那一個月,她幾乎每天都會去河邊,想很多事情,也想過如果她跳下去了,她感覺這輩子又很不甘心。
那時,舒爾側目,看見一位步伐蹣跚的老奶奶一邊拄著柺杖,一邊拎著個飯盒往這邊走來。
老太太柺杖上還繫著個塑膠袋,塑膠袋裡裝的是兩個饅頭,隨著老太太的步伐,那塑膠袋裡的饅頭一晃一晃的,隨後便是一成不變的唸叨:
"釣了一輩子的魚,俺也沒見著個魚一尾)巴,還釣的那麼上勁!"
再後來,這位老伯的年紀越來越大,釣魚的時候,經常忘了掛魚餌,有時候掉上來的魚也忘了拿,光拿著魚竿回家去了,走到家門口想起來魚兜子和小板凳忘了拿。
老太太又一頓數落,拄著柺杖再回去幫老頭子拿板凳。
"大伯,有沒有截流魚塘用的氧氣泵?"
陳雙笑著走進這間單扇門內,這家漁具店沒有什麼牌子,只有門口的牆上用紅漆寫著漁具。
"老婆子,來客人了,趕緊給人拿個三七零型的氧氣泵!"
說著,這位大伯就收拾收拾魚竿,拎著馬紮子就要出門。
"幹啥去你?這才剛吃罷飯!"一位發絲雙鬢花白的大媽一臉不滿的迎了出來,一邊說著一邊從貨櫃上倒騰,拿出了個魚塘專用氧氣泵遞給了陳雙。
"叨叨啥,我這就甩兩杆要是沒魚咬鈎,我這不就回來了嗎!"
"每回都這麼說……"大媽看上去生氣,可卻沒有上去死攔著,回頭對陳雙笑著說:
"這個型號的最適合,也不耗電!"
"那就這個了,多少錢?"陳雙很幹脆付了錢就離開了,遠遠地看見老大爺就拎著馬紮子,嘴裡哼著京劇搖頭晃腦的朝著那條鳳陽河走去。
不知怎的,陳雙跟了上去,倒是沒有跟大爺說話,就站在河邊看著那寬闊的鳳陽河。
這裡,也就是這個位置,就是她前世跳河要自殺的地方,舒爾回頭,陳雙身子還能聽見宋德凱的聲音。
"小雙,別動,聽大哥的話,別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