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沅沒打擊大安叔的樂觀心態,雖然部隊裡要比外面純淨些,可也不是半點都不講究人情關系的,後臺強的人可是不少。
林沅能去上大學的訊息傳開後,不僅村子裡不少人心浮動,就連知青點都泛起了漣漪。
像張國文這些已經在村子裡待了好些年的老知青還好些,他們年紀都不小了,一直看不得回城希望的他們基本上就絕了心思,已經在這邊落地生根,只有那些新來不久還懷揣著希望的新知青們,還有心情對這事兒議論紛紛。
“國文大哥,你有沒有去找林家打聽一下,這推薦上大學的事兒是隻在部隊裡推行,還是以後咱們都有機會?”
四隻眼的男知青劉亞滿懷期待的看向張國文,湊在爐子邊烤火烤地瓜的其他人也都紛紛扭頭看了過來。
張國文是上林村的女婿,又是村小學的校長,訊息還算靈通,也不像這些知青似的總跟村裡人隔了一層,因此不少事兒村裡人都沒瞞著他。
這會兒見有人問起,張國文就點了點頭,“問了的,我媳婦她那堂妹說是今年先在部隊試行,不是明年就是後年,就會在全國推行,到時候不管是城鎮的工廠還是鄉下的農村,都會分配到一定的名額。”
張國文的話音剛落,原本還圍在爐子邊的知青們頓時就歡呼起來,彷彿看到了希望似的。
然而還不等他們高興多久,從屋子推門出來的陳玥如就看著這些人冷笑:“瞎樂呵啥,就連那麼大的軍醫院一年都才只有五個推薦名額,到了上林村這樣的小村子裡能有一個名額就不錯了,一年就一個名額,這村子裡可是還有不少高中生在等著呢,人家學歷也不比咱們這些城裡來的差,又是他們的自己人,沒道理把名額給咱們這些知青,而不給他們自己人,你們高興的未免太早了。”
陳玥如的話頓時就跟一盆冷水似的,把方才還滿懷期待的知青們澆了個透心涼。
張國文皺著眉看向陳玥如,對她總給大家潑冷水,找不自在很是不滿。
當初林大安為了上林村的名聲,把陳玥如未婚先孕又流産的事兒按了下來,沒讓事情鬧大,陳玥如雖然避開了搞破鞋被批鬥的命運,卻失去了在村小學教書的工作。
而且因為她名聲徹底壞了,雖然她還住在知青點,可知青點的其他知青都避她如蛇蠍,就連女知青都怕被她連累了名聲,不願意跟她住一間屋子裡。
丟了輕松的工作,壞了名聲,又沒弄得回城名額的陳玥如性子就越發古怪起來。
她不敢在村子裡找楊梅和害她流産的林紅旗的麻煩,最恨的林志同又被林大安安排跟著築路隊離開了村子,找不到發洩途徑的她就開始在知青點折騰,見知青點的人不開心,她心裡就舒服不少。
原先熱鬧的場面頓時冷了下來,而且大家夥兒想到陳玥如的話,也覺得有道理。
真有了推薦名額,村幹部們肯定會先緊著村子裡的自己人,知青們頓時就覺得沒了意思。
“既然這名額他們只給自己人,那咱們就成為他們的自己人不就行了,就跟國文大哥似的,現在混的可不比他們自己人差。”男知青趙延安突然道。
趙延安是六六年高考取消後來到上林村插隊的知青,二十歲的年紀,卻已經在鄉下熬了兩三個年頭。
趙延安眼高於頂,之前一直盼著回城,從沒想過要在鄉下找媳婦,然而在大學推薦名額的刺激下,他頓時就改了主意。
高考取消那年他正在讀高三,失去了念大學的機會對他是個十分沉重的打擊,這會兒又看到了希望,他說什麼也不能錯過。
屋子裡的知青們沉默了一會兒,不少人還是不願意跟鄉下人結婚,但有些人的心思就跟趙延安似的活絡起來。
大家都看向張國文,佩服他的先見之明,沒看到作為第一個娶了村裡姑娘的男知青,張國文早就成了小學校長,日子過的可比他們這些知青們滋潤多了。
只要娶了村裡的姑娘,或者嫁給村子裡的小夥子,成為他們的自己人,他們再爭取上大學的名額說不定就有戲了。
看著這幫人討論的熱火朝天,張國文眉頭都皺在一起。
當初他跟他媳婦是看對了眼才結婚的,可這些知青卻是為了爭奪大學的推薦名額有目的地接近村裡的姑娘小夥子,這是要欺騙感情?!
張國文跟村子裡的人處的比較好,對這些知青們的打算並不贊同,然而他的話其他人根本聽不進去,甚至還有人對張國文有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