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的倒是一般,不過一看就是個會幹活的。”司青青點評的倒是挺到位。
“是會幹活,之前在婆家就是個勤快的。”司大娘打聽之後,越發覺得這個程梅不錯。
寒假過的飛快,司青青和司雨儂雙雙踏到回學校的路。
四月份滬市的訊息傳來,林建雲親自過去一趟,將認購證在最高點賣掉,一個人獲利超過一千萬。這中間的暴利,可以說是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夜暴富的機會。很快,這種風潮蔓延到深市,一時間本地人靠出借身份證都能小賺一筆。
那些當初想買又放棄的,大概一輩子都沒法忘記這種後悔的滋味。
林建雲驚訝之餘,對司雨儂手裡的計劃書就更感興趣了。她不是沒見過錢的人,林氏集團現在的收益已經頗高,一千多萬還不值得她太當一回事。但若是這一千多萬完全是靠司雨儂的分析賺回來的,而且這麼輕松就值得太當一回事了。
林鴻遠一直以來,都只有拿零花錢的份,跟在姑姑身邊才拿到一點工資,這是他第一次自己賺到一千萬,簡直樂瘋了,恨不得告訴家裡每一個人。
不過他的好日子到頭了,林父找關系把他塞到美國去讀語言,一年後直接在美國找間大學讓他入讀。
“表哥死活都不肯去,還是我媽勸他,以後家裡都是大學生,他一個高中生,還沒開口就比人矮一截。他這才沒辦法,只能鬆口,昨天打電話來,又說美國挺不錯的,可以天天吃漢堡。”九二年的中國,漢堡牛排這些不說多稀罕吧,確實也不是普通大眾日常飲食的一部分,林鴻遠一下子被吸引情有可原。
司雨儂捂著嘴笑,“他覺得好就好。”過段日子他就該知道天天吃漢堡牛排炸雞塊,有多讓人想死了。
夏慕桑不知道她為什麼發笑,鼓起勇氣道:“我知道一家做牛排的西餐館,是從香港請來的廚師,你想去嘗一下嗎?”
怕她不答應,又加了一句,“我請你和青青一塊去。”
“我請你吧,就當謝謝你過年的招待。”司雨儂的確有回請他的想法,幹脆借了這次機會。
“也好。”夏慕桑只能先點頭,把這件事確定下來再說。
回到宿舍,跟司雨儂住對床的女生,一臉八卦的湊上來,“你們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朋友而已。”司雨儂算是怕了她了,這句話從開學問到現在,一點也不膩。
“說是朋友而已,可你也沒給別人機會呀。”坐在對面的女生感慨道:“我都幫你遞過多少回情書了,你連看都不看一眼。”
“天南地北的,談幾年戀愛,然後畢業分手嗎?”司雨儂心想,不是我不看情書,實在是不用看就知道他們寫的是什麼,毫無新意。
“你也太現實了吧,再說你都沒試過,萬一能留京呢。”九二年的大學生,已經不可能象八十年代那樣,被各個用人單位搶著留京,不過要是肯走動,留京的機會還是找得到的。如果肯放棄鐵飯碗,進入外資企業或是民營企業,留京就更容易了。但是這樣的單位解決不了戶口和住房,就是工資更高,大部分人還是更傾向於公職。
“我沒打算試。”司雨儂搖搖頭,她是打算回家的人,試什麼試呀。
“你們聊什麼呢,知不知道我今天幹嘛去了。”宿舍裡另一個女生回來,穿著現在最時髦的牛仔服,一臉興奮的說道。
“你不是去你姑媽家了嗎?”
“我陪我姑媽一家去看房子了。”然後是滔滔不絕的房子有多好,有多寬敞。
“你姑媽家分房子了?”這可是大喜事。
“不是,是商品房。”
“房子也能當商品,那怎麼賣,隨便什麼人都能買嗎?”這一說,很多人有了興趣,九十年代初,商品房剛剛開始起步,大家一時半會兒還沒從單位分房子的習慣裡走出來,甚至還擔心賣房子的人會不會虧本。
“對,什麼人都能買,八百塊,一個平米。”說完八百塊,停了好久才說出後頭的一個平方,如願惹來了大家的驚呼。
“我的天,那一套房子得多少錢?”
一套大三居只要區區十萬塊,當然,這是獨屬於司雨儂的心理活動。其他人都在喊,“一套房子不得好幾萬,甚至過十萬,我的天,搶銀行也沒這個搶法。”
“總歸是北京,我看房價只會越來越貴。”司雨儂好意提醒一句,當然是迎來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司雨儂聳聳肩,“你姑媽買了嗎?地段怎麼樣?”
“這麼多錢,怎麼可能看一次就買,他們都看了三回了,還沒決定,就算真的要買,也得到處借錢。”宿舍的女生也就是看了西洋景,回來說幾句罷了。這個時候的大多數人,根本沒有買房的意識。
沒幾天,夏慕桑給林建雲打電話的時候,林建雲問他,“兒子,小雨最近在幹什麼?”
夏慕桑想了想,“在買房子。”
“那咱們也買。”林建雲想都沒想的說道。
“跟她買在一個小區嗎?”夏慕桑有點小興奮。
“兒子,咱們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