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龍頭村的村民一聽說龍灣樹能夠賣錢, 大多眼睛一亮。大家都窮怕了, 這幾年稍微好一點, 吃飽了肚子就會想改善生活條件, 建新房子,購點大件,送孩子讀書, 哪樣不花錢。
“咱們把這些樹都給賣了,大家分一分,夠不夠翻新房子的。”
要是夠的話, 大半的人,都動了心。
“這些樹從我們祖輩到這裡的時候, 就已經存在的,有一年幹旱的厲害,山上什麼都死絕了, 只有龍灣樹活下來, 還結了果子。咱們的祖先,就靠著這些野果,渡過饑荒。不管多少錢,我都不同意賣。”說話的是村裡的老人, 也是司家的遠房四叔公。
年紀大的人不想賣, 年輕的人則多半想賣,誰也說服不了誰,幹脆有人問村長和司大娘的意見。
司大娘果斷道:“我不同意賣,先不說龍灣樹對咱們祖輩活命的恩情。就說那些大老闆, 要是沒利可圖,怎麼可能尋摸到我們這種小地方來。我們如今是覺得賣上幾千塊,好似是一大筆錢。沒準人家轉個手就能賣幾萬,甚至幾十萬。”
想要過更好的生活沒有錯,從這一點是無法指責的,倒不如幹脆把他們的夢想放大。
聽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就連最敢作夢的人都傻了眼,喃喃道:“不,不可能吧,不就是幾顆樹。”
司大娘看了說話的後生一眼,心平氣和道:“沒啥不可能的,我年輕那會兒,親眼看到過一樁事。”
鄰居家的老太太留了個首飾盒,只有巴掌大小,再三叮囑要留好,不能賣。除非家裡實在過不下去了,才能拿出來救命。
家裡人都當老太太魔障了,一個木頭首飾盒,能有多貴重。老太太一咽氣,轉頭就拿去問價,人家出三百塊,在當時簡直是一筆了不得的鉅款。一家子興高列採的賣了,很是揮霍了一段時間。
“我這回去城裡,又見著了那家人,你們猜發生了啥事?”
“發生了啥事?”追問的後生,有所預感,連聲追問。
“這東西被一個華僑買走,去年在國外的拍賣會上拍賣,最後你們知道拍出多少錢來?”
有猜一萬的,有猜五萬的,最大膽的一個猜了十萬,惹來一陣笑聲。
只有司大娘沒笑,“整整六十萬,美金。”
六,六十萬,還是美金,換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大家夥數了半天,都沒數清楚到底有多少個零。
“大娘是說,咱們的龍灣樹這麼值錢?”村民激動了,要是值這麼多錢,那大家夥豈不是都發達了。不行,今天晚上就得上山搭個棚屋,防著不長眼的小賊上山偷他們的寶貝疙瘩。
“我只知道,人家當初出三百塊買的東西,隔了三十年,變成六十萬美金。今年人家出幾千塊買我們的龍灣樹,我不想三十年後,這些做決定的人,被村裡的後生追著罵沒見識又貪財的老糊塗。”
是啊,龍灣樹又跑不了,今天不賣,什麼時候值大錢了再賣,便宜的也是他們的後代子孫。要是現在趕趕忙忙賣了,以後可沒後悔藥吃。
龍頭村的村民不是沒有農村人的小毛病和小心眼,但他們比周圍村子強出很多的原因,一是團結,二就是不擰巴,聽得進人勸。
再加上司大娘是城裡人,一慣比他們有見識,她說的故事,沒人懷疑是假的。而且村民們怎麼聽都覺得如果自己是當事人,那心得淌血。反正樹就在他們村子的山頭上,他們世代都是龍頭村的人,完全等得起。
就像村長出來總結的,從來沒聽說過稀罕的木材會跌價,啥時候賣都行。但要是萬一漲了呢?後世子孫不得罵他們這些主張賣的人,是敗家玩意啊。
搞定村裡人,司大娘可算是鬆了口氣,回去炸了一個荷包蛋,獎勵給孫女。
“這故事是從哪兒聽來的,真的假的。六十萬美金啊,說的時候,我嘴皮子都哆嗦了。”
首飾盒的故事,正是由司雨儂友情奉獻。
“是真的,這是麵包店老闆,他以前打工的時候,自家老闆的事。老闆隔一陣就要拿出來唸叨一陣,把他爸罵一頓,說他耽誤自己成為紈絝子弟。”
這事的確是真的,但是,是司雨儂前世時,聽一位同事講過的自己家的故事。反正事兒是真的,人物嘛,當然是哪裡需要哪裡搬咯。
司大娘抿嘴一笑,也多虧了這個故事,把大家夥一下子震住了。有了盼頭,再不提賣樹的事,都怕自己真成了後代子孫嘴裡的糊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