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等會兒妾身帶著孩子們去額娘宮裡頭就是了,對嗎?”蘭琴打聽清楚了,只有正福晉才能跟著四爺去前庭的,也就是說她不用去了,不用去應付老康和四爺那邊兄弟妯娌。
“嗯,委屈你了。你就帶著孩子直接去額娘宮裡頭,我去給皇阿瑪拜過年。然後便是聽訓了。”四爺道。
所謂的聽訓基本都是老康在開年跟大會兒展望展望新的一年,總結一下過去,展望一下未來。給康熙拜年這個過程本身就長,十幾個皇子,再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員,幾乎大半天的時間都過去了,再聽老康的訓斥會,估計要一天了。這期間,還有夾雜著一些儀式,其中還要跪或者站。
“妾身有什麼委屈的。倒是爺,不要直愣愣地跪,能偷懶的時候偷一下唄,不然爺到了歲數,肯定風濕。”蘭琴囑咐道。
四爺彎嘴一笑道:“嗯。爺知道了。側福晉去了母妃宮裡頭,也照顧好自己。母妃溫和,不會讓你久跪的,不過帶著孩子給母妃拜年是要的。”
蘭琴嬌嗔道:“知道了,不就是帶著孩子一起給額娘跪拜麼,那幾下很快的。不費事。”
司畫瞧著四爺與蘭琴你一言我一語的囑咐著,低著頭在一旁裝透明。
神武門到了,又得依著序齒依次入宮。最前面的自然是直郡王家的,藉著是三爺、四爺、五爺、七爺、八爺和九爺。十爺和十四爺都還在漠北,只好各自的嫡福晉帶著孩子來。十三府上嫡福晉都不在,側福晉沒有,所以就沒有來了。
四爺扶著蘭琴下車,後面的都一應跟著,大點的孩子都是由著奶孃牽著,小的都抱在懷裡頭。
等著入宮門,又得站好一會兒。孩子們個個都縮在大披風裡,依著奶孃們靜靜地等著。待他們終于都走入了太和殿前的大廣場的時候,四爺必須去保和殿了,蘭琴則帶著孩子們去永和宮。
白雪掩映下的故宮,蘭琴雖然不是第一次見過,但是這三百年前到底比她在現代所見過的故宮多了幾分原汁原味的感覺。紅牆黃瓦,地上又鋪著厚厚的白雪,琉璃瓦和麒麟獸頭上都積著一些瑞雪,看著煞是喜慶,再加上過年的緣故,各處都掛上了大紅的宮燈。
好在宮道上的雪都已經被奴才們清掉了,否則這一路走到永和宮,估計還得花上大半個時辰的。
德妃已經換好了衣服,坐在主殿裡,等候著四爺和十四爺府上的來拜年。成嬪此刻已經陪著了,照舊與德妃說著一些小笑話,兩個人互相作伴也有些年頭了。
“來了,來了!”站在殿門口的安姑姑連忙說道。她就一直站在永和宮的主殿門口盯著壁影那邊。
德妃一聽,臉上露出幾絲喜色,畢竟她能見孫子孫女們也就是這個時候。平日這些出宮建府的皇子的孩子們沒有特別的準許,也是不能隨意入宮的。
“娘娘,不如讓七側福晉也來跟您拜個年吧。”成嬪道。
“那是自然,你不是在這裡。叫她過來,聽說生了個兒子,是不是,真是好。”德妃笑奄奄地說道。
原來,馨怡在一個多月前也為七貝勒生了一個兒子,當時四爺還帶著蘭琴去七貝勒喝了孩子的洗三酒的。馨怡一舉得男,如今上面又沒有正福晉壓著,日子過得真是好。
鈕鈷祿一門,三個女兒,當初命運際遇不一般,如今一個是四貝勒的側福晉,一個是七貝勒側福晉,只有荷蘭早已經化為白骨,香消玉殞。
正說此話間,蘭琴已經帶著孩子們走入了永和宮的主殿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