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天權人眼裡塞爾倫的“蟻後”,他們自己稱呼為“傳承者。”
傳承者每天的任務,就是攝取大量的食物,從中汲取能量,為自己的分娩做準備。
他們的分娩方式,不同於天權星上的卵生或者是哺乳,而是如同金蟬脫殼。
——在交配過後,首先攝取大量的食物,接著傳承者本人會褪下身上厚重的外殼,重新以一副嶄新的軀體出現,汲取能量,沉澱自身,為下一次的分娩做準備。
而那蛻下的外殼中,在外殼壁上,則會掛滿了一個又一個孱弱的幼蟲。
只要食物足夠多,新生的塞爾倫幼蟲便會格外茁壯,數量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在圍住天權星的這段時間,因為各類食物不缺,傳承者的分娩質量,已是塞爾倫200年內難得豐厚的幾次了。
………………………………
畢竟,塞爾倫之所以成為艾米法爾的附庸,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弱,而是因為他們比艾米法爾人挑食。
艾米法爾人什麼都吃,哪怕是黃土地,也能吃成一堆爛渣滓。
而賽爾倫相對而言就正常多了,他們所吃的那些食物,從營養成分上來說,跟天權人的食物,大差不差。
而在這茫茫星河,別看有生命的星球並不算少,飛曼聯邦轄下就有很多……但有生命,又能被吃的,就是屈指可數了。
飛曼聯邦規定,但凡有生命的星球,不管文明等級如何,都不允許高等級文明侵略。
當然,大公約之下,有守法者,也有犯罪者。
為了得到資源星球,他們不是沒有鋌而走險的行為,沒被發現也就算大豐收了。可一旦被發現,明耀帝國的鐵騎正愁找不到地方磨一磨他們好戰的血性呢!
若非如此,塞爾倫又何必這樣大費周章?
……………………………
一開始,這種力場圍困的作法,對於簡單粗暴慣了的塞爾倫來說,內心是很不適應的。
但如今,呆了一段時間,也試吃了一段時間後,這種細水長流的吃法,反而更叫他們歡喜了!
天權人不知道的是,塞爾倫內部也曾經開過短暫的會議,詢問是否將這些人合理豢養,日後就有源源不斷的好口糧……
只可惜,傳承者天性的本能就是分裂,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他只想要更多的能量。
賽爾倫人本身是靠他們內部獨特的波來溝通的,而傳承者,就相當於他們的總控制臺和基站。
在對方作出要求的情況下,舉國上下,只有盡力完成的份兒,絕無人有半點異議。
………………………………
所以近段時間以來,天權星的壓力越來越大,未嘗不是因為塞爾倫的作戰方針改變。
只不過,最開始他們是想讓天權星主動申請成為附庸,然後他們順理成章的暫管這顆星河樞紐。
但現在嘛,在傳承者的命令下,這些弱者也沒必要成為附庸星球,可以等吃光它們,然後親自接管……
這麼一想,沒毛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