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鴻林如今做的,是工人中介。
所謂的工人中介,有個更好聽的名字,叫勞務中介。他們有個人,有夫妻檔,也有正規的中介機構……再發展一下,可以是hr,是獵頭……
但不管是什麼,所做的無非就是一件事:給工廠招工人,給打工者找工廠。
在徐鴻林的家鄉,這種中介不少,但大多都是去往沿海。而隨著制度漸漸變化,沿海的工廠管理越發嚴格,工人們也越發的不好找工作。要知道,他們可不是有學問的青壯年,反而大部分都是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這類人出門打工,倒不是家裡過不下去了,而是覺得,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出門掙錢……
徐鴻林假期回家,就從鄰居口中,聽過不少關於打工的話題。
當然,也少不了有人嘀嘀咕咕:家裡一屁股債,這孩子還不懂事,光想著上大學……自私!
這種話他聽過不少,早已不放在心上了。倒是中介每介紹一個人進廠,就能有八百塊中介費這事,被他牢牢記在心裡。
八百塊一個臨時工,並且,工人每個月的工資還有兩百塊扣給中介……
他想起帝都那邊廠區,從此就走上了“人販子”這條路。
雖然競爭大,屁事多,但掙錢也不少,徐鴻林幹了兩年不到,如今,已經還了家裡一半欠債了。
他這時候,就在統計下個月來人的名單——
太少了。
不是他能力不到位,而是現在工廠為降低風險,配合政策,要求45歲以上的人,不允許進廠。
而徐鴻林入行太晚,靠著低中介費才招攬了不少人。偏偏這類人,如今差不多都是這個年齡段……
這下子,事情就難辦了。
他揪緊頭皮——答應年前還給人家的欠款,麻煩了……
…………………………
翟星找來的時候,徐鴻林正哼哼唧唧:“星星啊,生意做不下去了……”
翟星卻一拍大腿:“剛剛好,我給咱又找到一條路子!你之前不是在服裝廠嗎?我問你,服裝廠如今的冬裝庫存多不多?不是別人的訂單,而是陳年庫存,瑕疵品,或者跑單的?”
徐鴻林眼睛一亮:“肯定有啊!”
服裝廠,哪個敢說自己沒兩年存貨?
“不過……”
徐鴻林有點猶豫:“就算有,這個時候也不多,你也知道,他們這樣的大廠,就算有積壓品,也同樣有人收——賣去鄉鎮,或者電商……”
翟星卻得意一笑:“他們要過時款,但是大的瑕疵品肯定不要吧!”
就算要,這個時候,還沒到最冷的時候,肯定也沒處理完……
剛好是他們的機會!
他一拉徐鴻林:“快,打聽打聽,看看現在還有沒有,別處理給別人了,我們收!錢要不夠就賺中介費!”
當然,他也就這麼說說,肯定不會放跑這次機會。
錢不夠,大不了借,大不了預付定金,大不了想辦法先拿貨再付款……
徐鴻林站在原地:“你認真的?”
翟星搖搖手機:“剛給人家聯絡了,說是捐給山區,不需要款式,有瑕疵也沒關系,只要能穿,暖和,準備的速度快……她就收。”
“而且,衣服合適,她就立刻付款,絕不拖欠!”
徐鴻林奪過手機,看到帖子的要求:“中介費百分之五?不劃算。”
他眼神熠熠:“我知道有個廠,瑕疵品冬裝28塊錢一斤,1000斤起步,最高才需要8000塊……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