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番外一 崔承澤1
2010年秋,崔承澤29歲。
彼時,他早就不是那個嘻嘻哈哈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少年了,也不是被姐姐初初帶入社會時的那個的什麼都不知道的小毛孩子了。
29歲的他,已經開始分管家裡工廠的所有業務了。
經過最佳化,廠裡撤銷了小商品生產的業務,新增了傢俱定製業務,如今辦公傢俱以及家居傢俱業務定製已經佔了廠裡收入的一半,剩下的營收則來自手下的七家傢俱實體店以及三個網路銷售店鋪。
而崔家工廠也已經不是原來負債累累的狀態,如今的年營業收入已經過億,繳納稅收額度已過千萬,營業利潤也有幾千萬。
在整個州城來說,這樣的企業算不得多麼的優秀,跟很多大企業不過是個小卡拉米罷了,但是對於浴火重生的崔家來說,在經濟危機之後,還能有今天的局面,他們已經很知足了。
2009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春天在姐姐崔長嘉的建議下,他們湊了將近兩千萬在剛規劃的新東站片區,在一家開發商的手上買下了一棟十一層的寫字樓。
寫字樓的位置相當好,前面一點遮擋都沒有,站在窗前就能看到外面川流不息的車流。
尤其是夜晚,當路燈亮起,外面的道路上車輛行走起來,宛如流動的星河,特別的漂亮。
有家知名的連鎖酒店就是看中了這裡的位置和景色,租下了六個樓層。
剩下樓層,十層、十一層他們自用,七樓至九樓,全部出租,單房租一年就有上百萬的收入。
事實證明,姐姐崔長嘉的眼光確實毒辣。
2010年房地產市場回暖,這棟樓的市場價值幾乎翻了一倍。
為了辦公方便,工廠以及辦公傢俱公司、定製傢俱公司等部門都搬到這邊辦公了,唯有崔修遠依舊坐鎮工廠。
此刻,外面秋高氣爽,崔承澤坐在十一樓屬於自己的辦公室裡聽劉海濤給他彙報工作。
小商品生產業務被砍掉,劉海濤成了崔承澤的業務副總。
此刻,劉海濤正在給崔承澤彙報,“崔總,橋頭市那邊修建傢俱城的地手續已經辦完了,但是現場被人倒進去很多生活垃圾,我找人盯了兩天才發現是有人故意收買了縣城裡的環衛工人,讓他們把垃圾往那邊傾倒的。”
橋頭市,就是原來的橋頭縣,現在已經是縣市級市了,一個小小的縣級市,大大小小的傢俱店已經有十家左右了,所以當初崔承澤要在那邊建傢俱城的時候,劉海濤等人瘋狂反對。
縣級市,人口有限,市場又不大,在那邊建傢俱城明顯是不掙錢的,為什麼要去建傢俱城?
但是崔承澤對劉海濤下了死命令,他說開這個傢俱城就沒想著掙錢,他讓劉海濤放手去做。
儘管劉海濤不理解,但依舊聽命去做了,沒想到地才剛簽下來,就有麻煩出現了。
讓人去那邊倒垃圾,很明顯就是不想讓他們建傢俱城啊,而且能指揮的動環衛工人,想來不是等閒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