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晚自習的時候,陳昆梅放棄了自己看書的時間,專心輔導我學習。
但是我的基礎實在太差,甚至還停留在小學,再加上,我是那種比較遲鈍的型別,想要搞懂一個知識點,要花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也就是事倍功半…
儘管這樣,陳昆梅還是依舊不氣餒,她會花一節課的時間,給我講一題,一天的時間,給我講一個公式…
其實照我自己的想法來說,已經無力迴天了,首先要重新打好基礎,從小學開始學起…
“要不算了吧,我覺得已經太晚了,等我正真學好那天,估計已經不再讀書了…”
我勸陳昆梅放棄,我其實並不是一個多麼值得信賴的人,完全沒有必要在我身上浪費太多時間。
可陳昆梅卻問了我一個問題…
“劉心,你知道種一棵樹最合適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嗎?”
種一棵樹?在我看來,一棵小樹苗,要長成參天大樹,花費的時間是非常久的,像學校的參天大樹,三年…五年…十年…或者更久。
我覺得,即使播下種子,到發芽,所耗費的時間起碼得半個月,我是無法接受耗費這麼長的時間又看不到效果的。
我根本不知道答案,但是我想了想,還是回答道。
“春天吧?”
陳昆梅搖搖頭…
春天是萬物復甦,播種的季節,意味著開始,如果要種樹,選擇春天是再好不過了。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有兩段,第一是十年前。”
十年前?可我明顯已經回不去了,又怎麼會是十年前呢?
“那第二呢?”
“第二就是現在…”
我不明所以,為什麼說是現在?
“你想啊,如果你十年前種下一棵樹,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到現在,它是不是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了?”
我點點頭,似懂非懂…
“如果你現在種下一棵樹,那麼從今往後的每一天都是成長啊,即使它很緩慢,但是成長的路上本就是這麼平淡的呀…”
“同樣的,你錯過了第一次種樹的時間,而現在正是你最適合種樹的時候,你現在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是微乎其微,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有一天,你也能成為參天大樹…”
我似懂非懂地點頭…
“你從哪裡知道這些東西的?”
陳昆梅好像很淵博。
“如果一個星期看完一本書,十年以後,你也會成為百科全書了…”
是的,陳昆梅看過很多書,博弈論,墨菲定律,鬼谷子…都是一些知識性的書籍,偶爾也會看看那些世界名著,簡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快的話一天看完,慢一點的就一個星期…
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像一棵小樹苗一樣,一天成長一點點,也許是永遠也趕不上他人的步伐,但是我能超越昨天的自己。
……
這段時間,有了陳昆梅的存在,是我入學以來最開心的一段時間,我對陳昆梅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這種複雜的情緒很微妙,它使我睡不著覺…
不久後,按照傳統,每個學期都會調一次座位,陳昆梅理所當然地被安排在第一排,與王瓊坐一起了…
說不難過是假的,這段時間陳昆梅一直照顧著我,逗我開心,給我分享她身邊的趣事,有她的存在,我的的確確變得開朗了不少。
但是很多時候都限於在上課時間,下課後與她都是處於相對陌生的狀態,男女有別,如果走得太進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