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開啟各個櫃子和抽屜的門,總害怕會突然從裡面蹦出個什麼東西。
什麼東西也沒有,她終於鬆了口氣。
她洗了兩條麻布,從小獨立的她,幹起家務活來,十分順手。
擦桌子拖地,最後,才是外面的地。
收拾完一切,垃圾桶裡終於有了一把垃圾。
眼看著天快黑了,她開始鋪床。
鋪完床,把行李箱拖拽到臥室裡,她已經累到不想說話的程度。
她開啟燈,屋子裡一片亮光。
那張折疊的餐桌搬來搬去,從屋裡搬到屋外,從屋外搬到屋裡,她的童年時光裡,這張餐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外面的青石路,一下雨就生出許多青苔,她不知道在那裡摔倒了多少次。
還有那個簡陋的衛生間,便池總是出毛病,無法抽水。
從前沒有熱水器和取暖器,只能自己燒水,倒在一個洗澡盆裡。夏天倒無所謂,一到了冬天,天知道她每次洗澡都是怎麼洗的。
好在後來上了藝術學校,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演出,她從那時起,就開始給自己賺零花錢了。
老媽命不好,熱水器和浴缸剛裝上不到一年,她就生病了,並且是很嚴重的病。
桌上放了好幾個獎杯,是她從小到大的榮譽。牆上張貼著她的獎狀,整整齊齊。這些都是媽媽引以為豪的東西。
廚房裡,破舊的瓦斯罐,早就不能用了。
看到那個灶臺,她想起媽媽在晨光中煮飯的樣子,媽媽的身形總是那樣忙碌,休息的時候,又是那樣的憔悴。
她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做飯,有一次忘記關煤氣,被媽媽揪著耳朵一頓臭罵。
“跟你說了多少回?啊?知不知道爆炸了會是什麼後果?會把人炸成碎片,你知不知道?”
“媽媽沒了,你怎麼辦?你沒了,你讓媽媽怎麼辦?”
她在哭,媽媽也在哭。
從那以後,她用過煤氣,第一時間,先檢查開關是不是全部都關好了。
媽媽最喜歡的縫紉機,她用這臺縫紉機做了很多漂亮的衣服,有了那些衣服,小念從來不會為買不起名牌而感到苦惱。她覺得媽媽親手做的衣服才是最寶貴的。
她想起有一次,媽媽做了一條背帶褲給她。
同學笑話說她老土,她說:“你懂什麼啊,這叫純手工製作,你家有錢,可是你媽不會做衣服啊!”
結果那個同學回家跟她媽媽哭鬧,非要她媽媽親手做一件衣服給她。
從有記憶伊始,她就不知道父親這個詞的含義。
她第一次向媽媽追問,是因為三年級的一篇作文,題目叫做《我的父親》。
她不知道怎麼寫,她說:“我沒有父親,我爸爸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死了。”
老師恍然大悟,在同學們的議論聲中,機智地在父親後面畫了個斜槓,添上了兩個字——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