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一路吸著口水忍著,再有買吃食的攤子就控制著不去看。
問了路,先去了賣布的鋪子,李末選好了一塊適合男孩子的布就讓店家按李奎的身材量好一身衣服要用的裁好後包起來。付了錢就要走,李奎卻拉著她說“姐,咱們買那塊嘛,那塊你穿肯定好看。”
順著李奎手指的方向,是一匹桃紅色的棉布,旁邊還掛著件裁好的衣服樣子。正是時下流行的長裙,交領束腰,裙擺搖曳,一眼就看的出透著一股青春嬌美氣息。李末眼睛亮了一絲,沒有女人不愛漂亮衣服的。
不過這裡布價可不便宜,李奎的那一身也只是普通耐磨的料子,就花了差不多半兩銀子。那桃紅色的棉布上面還有明亮的光澤,看著就不便宜貨。她說道“不了,我衣服還有很多呢,都還能穿。再說穿著這個在咱們村裡也不方便幹活的。”
李奎不肯“咱家哪有那麼多活幹,就買這個,你穿著好看。”卻被李末硬是給拉走了。
買了些調味品,針頭線腦,新年的瓜子糖果零嘴啥的。雜貨鋪的老闆看來買年貨是兩個小孩子,就好心的提醒道“過年還要燒香祭祀呢,你們家大人沒提醒你們買香燭紙錢嗎?”
祭祀那些李末不太懂,但過年肯定要給爹孃燒紙錢的,就又買了不少香燭紙錢。走了半條街必需品基本上就買的差不多了。
雖然因著買布事件,李奎一直表現的不大高興,李末買了小吃哄他。現在他是左手拿著糖葫蘆,右手拿著只老虎形狀的糖人吃一顆糖葫蘆舔一口糖人,李末的手裡還拿著幾串烤串。一邊吃還一邊看著路邊攤子上各色各樣的稀缺東西。這邊攤子都是要收攤位費的,卻還是賣什麼的都有,自家女子繡的帕子香囊,一擔擔捆好的柴火,還有瓷器,春聯等等。
李奎指著一家賣野雞野兔的說“姐,你看那個也能賣錢,我也會抓呢。去問問值多少錢。”說著就跑過去了,李末怕他丟了只得緊緊跟著。
除了小集市在出口的大道上還圍了裡裡外外好幾圈的人,原來是雜耍的。小孩子都愛看這個,姐弟兩吃食也吃完了,長得身子小,擠到了前面去看,裡面有人在表演胸口碎大石,噴火,還有一段舞刀。一隻機靈的小猴子,像人一樣用兩只腿走路,拿著一個罐子朝圍觀的群眾要賞錢。
也不好白看人家表演,姐弟兩各掏了一個銅錢銅板放到猴子的罐子裡。旁邊的人看著都覺得這真是親姐弟啊,一樣的摳門,不過都是小孩子,也沒見個大人跟著,誰也不好意思跟他們計較這個。
回去的路上李奎還沒從興奮中緩過來,“姐,那個大叔好厲害,那麼大的石頭從胸口上砸開,一點傷口都沒有。”
李末覺得有必要給他解釋一下啊“也許那石頭本就就是快裂開的,只是輕輕用一下力就砸開了。”
李奎不信“可是從嘴裡噴火呢,那可是真的,那火躥得老高,我當時還覺得熱了呢,那火可不能作假吧。”
李末不知道該怎麼跟一個古代的小孩子介紹那是酒精加一些化學反應,也不好打擊小孩子的心情。就附和道“應該火是真的,他們這些藝人其實也確實是很厲害的,各有各的本事。”
李奎聽了果然更高興了,“我以後也要像他們那樣,會耍刀,還會噴火。這樣遇到什麼壞人都不怕了,能保護好姐姐。”
同車的大娘聽了也在發笑“奎娃子是去看雜耍了吧。”
李奎很有禮貌的回答完,又跟大娘說著某某吃食好吃,誰家的糖人量小。最後還感慨道“原來野雞賣的比家養的還貴呀”
這些李末是知道的,古人不同於現代愛吃鮮,除了大戶人家都是愛吃家養的雞,肉多。但現在賣野雞不就是買個新鮮嗎,而且這裡可是鎮上,不缺有錢的人家。
就聽大娘給解釋道“現在快過年了,大家都想過個好年。野雞雖然肉少但是比家養的要香,鎮裡人就愛這口野味,你要是在咱村裡賣,可就不值這個錢了。不過鎮上有錢人多,我還聽說,帶到鎮上來的野雞每天都不夠賣呢。”
李奎道“我家今年也要過個好年,我要抓只野雞過年吃”
同車的人都連連稱贊李奎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年二十九這天,還真讓李奎從陷阱裡撿了只野雞回來,只是翅膀受了傷,還是活的。李末很高興,抓了一小把糠米喂著。李奎轉頭又跑出去了。
李末追到門口大聲說:“早點回家吃飯啊,做你愛吃的。”李奎頭也不回,邊跑邊說知道了。
陪著秋桃坐在屋門口老榕樹下作針線,李末的手工不太好,李奎的那件衣服一大半還是秋桃幫著做好的。大丫也跟了過來,大壯上回病過之後,二嬸變得寬容親和多了。對幾個女兒打罵的少了,只要不是把家裡錢弄出去,也由著他們跟李末姐弟來往。
大丫正在給一件衣服的袖子繡花,秋桃好奇問她給誰做的新衣裳。
大丫道“是我二妹妹的,衣服其實是她自己做的,但她覺得自己繡工不夠好,又是好不容易得的新衣,央我給她繡好看些。”
秋桃也覺得是,道“是好不容易有新衣服了,以前不都是你穿短了再給二丫穿,二丫又給三丫。你們家這是有錢了吧。”說完又看了看李末。
大丫就讓針給紮了,允著出血的指頭一副做了壞事的樣子。道“因為過年了,才想著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