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此時他已經做到了。
這裡周圍是一片寂靜,空無,只留存著稀薄的清氣。
往下看去,下方是罡氣層,雲團,氣流不斷攪動。
然而這裡沒有,這裡已經瀕臨天之際,是人界的最高處。
到了這裡,天光更明顯了。
那灑下的光芒,猶如太陽一般耀眼。
滿天星鬥,都在遠處徘徊,星光並不像想象之中的濃鬱。
極目遠眺,除了寥寥幾顆微小的星辰真實,其餘包括太陽、太陰、熒惑,都不存在真實的天體,其星光來源於各方仙界的倒影。
太陽就是紫霄仙域的倒影,因為它最近;太陰對應伏羲仙界,因為它有幾處通道直接勾連此界···········
除此之外,熒惑、武曲、文曲、七殺、搖光···········或大或小,或遠或近,都是一些距離更遠的世界,在人界的倒影。
這種距離,不是方位上的距離,而是概念、屬性上的遠近,不是參透那一層,即便遁速再快,也抵達不了。
“不存在真正的星神嗎,只是純粹由仙界垂落的星光倒影,多次折射而造就的幻像。”
人界貧瘠,而且並不寬廣,對於天仙而言就顯得太狹窄了些,尤其是經過數不清的動蕩之後,更是如此。
這也是飛升之說的來源。
當人世不利於仙神居住時,自然要去往仙界所在,這是很樸素的需求——需要一個容身之所。
又走了一會兒,靠近了天光垂落之處。
這裡是兩界通途。
另一面就是伏羲仙界。
無窮盡的仙光,自虛空之中的縫隙垂下,直到昆侖。
其中每時每刻洩露的仙界元氣,其數不可思議。
周迅就放開劍光,直接沐浴在其中,感受著元氣的滋潤。
處在這種環境之中,頓時感受到神清氣爽,脫去藩籬。
人界的環境,對於他而言,其實是一種束縛,相當於淺水池中養著的鯨魚,永遠都不自在。
“好大的手筆,這相當於本以仙界元氣,填補人界之不足,使得下界元氣不至於衰退太快。”
眨眨眼,似乎看到一顆根系龐大的神樹,勾連多處虛空,隨後又隱遁不現。
再去窺探,就感受到隱約的不詳,似乎觸及到了仙界隱秘。
“伏羲仙界存在那樣的靈根啊,難怪·······”
僅僅只是蹭了半個時辰的天光浴,周迅就已經完成了最後仙身的轉化,順便收了一些難得的清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