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司儀長老還在介紹迎接太上長老出關的儀式、規矩,臺下的弟子不論修為高低如何,都就近坐下,靜心聆聽。
臺上,一片蒲團,諸位長老掌門盤膝而坐。
掌門真人一聲輕咳,輕聲對幾位長老示意。
“幾位首座,這位太上長老閉關已有千餘年,貧道實在是陌生,不知幾位所掌殿中可有記載?”
玉清道有三上殿,三中殿,六偏殿,各處殿中都有前人筆記、傳記以及一些傳承的道器。法寶、秘術。
掌門一脈,其實權威並不很大,很多時候還是要和各處首座商議。
這次的太上長老,掌門完全沒有了解,只是今日清晨才得知,匆忙之下翻閱記錄,所得有限。
趁著還有片刻,總是要多瞭解一點才好。
兩千年前的師門長輩,那時還不叫玉清道呢!
果不其然,掌門這話剛落,就有一位長老出言。
“貧道肅廣殿之中,有所記載。”
“這位太上長老,正是四代師祖,甄家甄琴,那時玉清道尚是玉清盟,這位師祖便是而今陳州蘇華府甄家先祖。”
“傳記之中有載,這位甄琴師祖,乃是一位人仙。”
“當年玉清盟之中,有三大姓,賈,甄,明,以武道聞名於世,都有人仙坐鎮。”
“玉清盟草創未久,時值天下風雲際會,王朝兵亂,甄師祖臨危受命,接任盟主,一舉掃蕩七十六路山寨,定下玉清山基業,是為創業之祖。”
聽到甄家,在場長老就一陣牙疼。
“最近江南那邊甄家跳脫得很吶,莫非他們預先知曉了此事?”
若是如此,甄家所為就能理解了。
有這樣一位人仙坐鎮,便是裂土封建,稱侯建國也未嘗不可。
“應當是這樣。”
邊上一位首座長老接過話來。
“三月之前,我曾勸過甄家族長,可以助他轉移族中有志青年,遠走海外,隱姓埋名,本是好意,不想其斷然拒絕。”
“現在想來,未嘗不是預先有所準備。”
這也是應有之意,朝廷與門派,本來就是隱形競爭者,但凡朝廷要做的,門派自然會拖後腿。
更不用說,甄家每年都捐獻大批香油錢,更是有為數不少的甄家子弟在道院求學,哪怕只是旁支。
當然,這首座是不是惦記著甄家億萬家財也猶未可知,在場諸人都是心照不宣了。
須知這門中上上下下,內門外門,數萬人口,每日柴米油鹽、香燭燈油、人力物力、四季服飾,哪一樣不需要銀錢花銷。
自然要多多進賬才是。
不然,坐吃山空,任憑金山銀海也是不夠的。
“不管甄家如何,這位甄長老,確實是曾任玉清盟盟主無疑。”
“而我玉清道自玉清盟改組而來,全盤繼承玉清盟一應道統,自然也承認這位師門前輩。”
“更何況······時局不穩,我觀測星象,察覺帝星飄搖,不久當有大變!”
·········
“不久當有大變!”
昆侖,瓊華派。
瓊華掌門夙瑤竭盡全力,動用門中天珠,佔蔔天下大勢,以及門派氣數。
一晝一夜之後,得出這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