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才那張符召,令地脈移位,山河改道,自然原先的所謂地基全然不複存在了,一切都要從頭再來。
周迅方才一直旁觀,這時上前對父親說。
“這些潑皮閑漢遊俠兒,平時都是混久了的,最是守不住訊息。今兒過後,這裡神明顯靈的神跡,怕是要驚動整個武安府。”
周桂也是慨嘆道。
“原先誰知光譽公神力?”
“為父看中這些人交遊廣闊,能傳訊息,所以才特意僱了來。”
“……可這動靜就大了,生造出一座山,一個湖,何止驚動一府,整個陳州都要傳揚開來。”
“從縣城那邊兒城門,都能見到這裡的山和湖,想不傳揚出去也難。”
“這山在一天,就是神跡佐證了!光譽公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周迅自然知道該換地勢,移動地脈,其中的難度。
光譽公神力尚未完全恢複,做到這步靠的是其權柄。
權柄大小,與道行深淺,是評價一位神仙的標準。
凡人修行成仙,大約是天地人神鬼五類。都是正果,不分高下,只有難易之別。
以神仙之位業感應仙域,上升天界的,都能得授神職,藉助天帝不可思議之偉力,擁有比擬正經天仙的待遇,也能一般長生不死,只是要受職責差遣,不得自由逍遙。
本質上,是藉著天帝的偉力,使得修為不足的修士,獲得比擬天仙的待遇。
因此,以神仙位業飛升的,大多是原本修行不足、道行略淺,摸不著天仙門檻的修士。
一般這種修士最後都會依照自身德行,獲得一些微末職位,山神土地都是如此。
當然,也有以天仙道行轉入神道的,那種自然能輕易獲取上佳神職,至少也是一位星君正神。
說到底,神仙的職位也得要看自身道行、德行,道行太差,德行不足,縱然真的登上了高位,也坐不長穩。
掃地、看園子的也是神仙,星君正神也是神仙,同為神仙,彼此衡量上下,靠的就是權柄與道行。
“以我來看,光譽公鼎盛之時,怕不僅僅只是一位正神。”
“那道符召,牽扯到山川河流之權柄,怕是······”
周桂也是有所察覺,只是沒有看得仔細,這時候聽了提醒,也是明白過來。
“神道權柄之爭啊,光譽公怕是要掀起神戰,重建古姜國神系。”
周桂就有些憂慮,一旦幽冥鬼神之間發生神戰,甚至會波及到陽世周家,他不能不因此擔憂。
“幽冥深遠莫測,凡人難以知曉,我們家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周迅勸道。
即使在如何擔憂,也是無用的。
周家對光譽公的影響,幾近於無。
更不可能勸說對方放棄重建神系的打算。
別看周家真的攀上了周讓這棵大樹,也恁肯定周光譽確實是周家六百年前的一位先祖。
可對於幽冥鬼神而言,六百年只能說是神生的一半,可對於子孫後裔已經是二十代人的事了。
能有幾分香火情剩下已經是幸事。
“唉,你不知道,為父憂慮的不是這件事。”
“為父怕的,是朝廷的咒禁司啊!”
“咒禁司有清查天下各地淫祀、營造風水諸事之職責,一般這類古神複蘇,重建神廟,接受香火,都是咒禁司來人驗證,若是確為正神,那還罷了,若是邪神淫祀,一律拆毀廟宇、遣散巫祝。”
“本來我是想著,先低調一些,誰知鬧出這般大動靜,哪有不驚動咒禁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