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譽是這位先祖的字,他本不是考化縣周家這一支脈的先祖,而是更加久遠,上溯到六百二十年前的,古楚地姜國封君。
周讓,字光譽。
生前是姜國王太子伴讀,以博聞強記著名,二十歲病逝。
雖說沒什麼功績,可還是姜國王太子追封其為光譽公,封地就在這一帶。
後來周家幾經輾轉,遷移,加上戰火,族譜也被毀掉過幾次,到後來竟然忘記這位先祖的封地就在這裡了。
能喚醒這位先祖,只能說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冥土廣大無邊,遠比想象中要深遠,也不知埋葬了多少沉睡的英靈。
能這麼巧遷回祖地,喚醒沉睡六百年的先祖英靈,這種事情,千百年間估計也就這麼一回。
“光譽公······”
這是當初他的封號,全稱是靈感光譽公,封地是棗田縣,又叫做棗田縣公。
“我算什麼公候呢?我那個縣公大約也就相當於如今夏朝的一個上縣縣令,畢竟姜國當年興旺時也不足百萬戶,又能有多少龍氣能分出去。”
“……僥幸得了敕封,還沒等我高興一陣子,姜國就給滅了……”
此時已經是傍晚,太陽完全落下去了,這涼亭處在一片竹林環繞之間,顯得有些陰暗。
好在一人一鬼多少都有些道行,也不在意這點昏暗,自然能暗中視物。
周桂仍然在品著徹底涼掉的茶水,安靜地待在這裡,陪著這位光譽公,聽著他說些六百年前的事情。
雖然對方不說,他也能感受到那一層深深的孤寂感。
“但凡兩國交戰,都是陽世冥土兩處攻伐。兩面戰場都會互相影響,冥土鬼國的勝利會極大地影響到陽世的運勢,更有可能出現各種不戰而勝,乃至於匪夷所思的巧合。”
“其實世間哪裡那許多巧合!陽世許多的巧合,看似難以理解,讓不少智謀之士為之費解。其實只要把冥土局勢聯合起來看,大抵就沒有秘密了。”
“姜國一朝國滅,其實早有預兆,在陽世戰事之前,先有五路鬼兵攻打位於冥土的姜國鬼國。”
“我初得敕封,大小也算個鬼神,就在冥土參與戰事,七戰六敗一平,終於被打得魂體受創,帶著千餘殘兵,逃到這裡,陷入長眠。”
“鬼神應對改朝換代的大事時,只能靠著歲月。我的陰壽大約將近千年,沉眠中就耗去了半數。當年隨著我一同退到這裡的袍澤,隨著我神力的漸漸枯竭,而今只剩下兩百多。”
“現在想想,過往恍若是夢境一般,再也不能追回了!”
言語之間,說不出的寂寥。
屬於周讓的時代早已過去。
當初熟悉的人,物,風俗,甚至地名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一朝醒來,物是人非,這種經歷也是難以體會的。
周桂能理解他的心情,於是寬慰著。
“光譽公,至少您的子孫後代還在。周家傳承了這麼多年,興旺過,破敗過,顯赫過,也落魄過。可是到底,還是保留下來了。”
“當年姜國那五大家族,而今安在?不過是雨打風吹去,盡數做了古。”
“您在隕落前能夠重新蘇醒,失去了神位供養之後,還能及時轉化為鬼仙,也是一樁好事。相較那些在沉眠中走向隕落的鬼神,您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