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大家都知道剛在茶樓裡生孩子的那位是秦國公府的少奶奶了,那掌櫃的腦袋上更是汗涔涔。
幸好自己沒將她們趕出茶樓去,不然他這茶樓還能不能繼續開下去,還是個問題。
趙卓那邊進了宮,昭德帝自然是要論功行賞的。
趙卓本就是親王,這樣一來,難免就有些封無可封。
趙卓也是心知肚明這一點,也就上書昭德帝道自己不要封賞。
昭德帝自然很是欣慰,但又不能真的全無表示,便另外封了趙卓一個有名無實的驍騎將軍,並允許他從此上朝聽政議政。
昭德帝成年的幾位皇子中,有此資格的人並不多,除了太子趙旦和惠王趙瑞外,趙卓是第三個獲此殊榮的人。
而同樣因為惠王趙瑞,壽王趙卓在此次南詔戰役中的出色表現,紀蓉娘作為他們二人的母妃,教養有功,被昭德帝下旨晉升為皇貴妃,成為了後宮之中,除了曹太後之外,最為尊貴的女人。
之前朝堂上一直商議的要在南詔建立宣府布政使司的事也定了下來。
因為在戰爭期間,貴州宣府布政使司左參議沈箴力排眾議,引領民眾開荒種糧,並為前線官兵輸送糧草一事,昭德帝決定升他為正二品的雲南宣府布政使,治理剛剛收複的南詔子民。
沈君兮得知這一訊息後,便有些哭笑不得。
起先她讓邵青帶人去貴州試種糧食,其實心裡也並無太大的把握,誰知那苞谷在貴州竟然也長得好。
邵青他們後來還弄出了什麼輪種技術,就是種一波土豆再種一波苞谷。
而泉州的黎子誠更是從呂宋島弄來了一種叫做紅薯的作物,雖然和那土豆一樣是長在土裡的,可結出的塊莖卻比土豆要大得多,而且還可以和苞谷一樣當成將士的主糧。
前方打仗,後方種糧,又加之有岳父沈箴在一旁坐鎮,趙卓後期就沒有為糧草的事情操過心,因此他和鎮南將軍才會打得得心應手,真正的搗了南詔的王庭。
可沈君兮沒想到,當初自己的決定竟然還能讓父親升官。
要知道上一世,她的父親沈箴一輩子都沒能離開貴州。
這一世倒是離開了,而且還升上了朝廷的二品大員,可沒想卻是把父親推到了更為險峻的地方。
這倒讓她一時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知道沈君兮的擔憂後,趙卓卻是開導她:“朝廷又不是讓岳父單槍匹馬地過去,不是還封了章釗一個雲南總兵麼?有章釗在那邊看著,岳父正是能大展拳腳的時候,而且那邊的氣候宜人,正適合養生,你都不知道,南詔的太和城就建在一個叫做洱海的湖邊,那個湖特別大,特別的寧靜,湖邊開滿了各色的鮮花,五彩的蝴蝶在溫暖的陽光裡上下翻飛……如果可能,真想帶你去看看,你一定會喜歡上那裡!”
被趙卓這麼一說,沈君兮卻覺得迷惑了起來。
“既然那裡有你說的這麼好,那他們為什麼要打仗?守著那一方樂土,快樂的過日子不好嗎?”沈君兮就很是不解地問。
聽著沈君兮略帶傻氣的問題,趙卓卻是笑道:“因為人往往就是不知足啊!總是想要更好的。”
“而且那裡的民眾一點兒也不想打仗,只不過是他們的朝廷他們的王做出了選擇,他們便被裹挾了。”趙卓同沈君兮笑道,“你知道嗎?當我的兵馬進入了太和城,就有當地的百姓問我,他們打敗了,是不是以後都不用再打仗了?在他們看來,我們打了過去,不過是換了個土司王而已,只要他們能繼續在那安居樂業,他們一點也不在乎誰來當他們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