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傅老太醫同她說了染病的原因,雖然燒得有得迷糊的沈君兮立即就想到了那日他們一群人在太液池邊烤魚的事,定是那日受了熱,又被昨日一激,這才發作了出來。
而不是像那馬道婆所說的那樣。
除非她能有本事將重活了一世的自己驅趕出她幼時的軀體。
那馬道婆見了,哪裡還敢繼續停留?
她也就揣著之前李嬤嬤給她的那幾十兩銀子,灰溜溜地逃出了秦國公府。
李嬤嬤就請示著王老夫人:“要不要把那些錢財追回來?”
瞧著已經恢複了的沈君兮,王老夫人正高興著,就揮了揮手道:“隨她去吧,就當我們破財免災了。”
沒想到,老夫人這一句話竟一語成箴。
那馬道婆自逃回去後就得了一場大病,花了不少銀子,喝了不少湯藥,這才保住了自己一條性命。
因為王老夫人擔心沈君兮的病情會有反複,硬是將她在家裡據了三五日,就連學堂也不讓去。
一時間,沈君兮染病的訊息就傳到了樂陽長公主府,就連宮裡的紀貴妃也得知了訊息,紛紛派了人來探病,讓沈君兮就有了受寵若驚的感覺。
因為天氣變得越來越熱,不少女學生都出現了些身體不適的情況,學堂裡也就打算暫時閉館一段時間,等得天氣涼快些再開。
這樣一來,沈君兮在秦國公府裡又過起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
因為小廚房在剛剛入夏就被王老夫人責令關停了,沈君兮除了每日在屋裡逗逗小毛球,或者伏在案上隨手寫寫畫畫外,一時還真找不出其他的事可做。
針線房裡管事的媽媽就帶著些衣料過來給沈君兮挑選,以便早日定下做秋裳的布料和樣式。
平姑姑也跟著那位管事媽媽一同過來了。
在給沈君兮量體時,平姑姑也就主意到了沈君兮隨手扔在炕桌上的花樣子。
經過在女學館近兩個月的“學習”,沈君兮的書法和畫技大有“增進”。
比如平姑姑手裡現在拿著的這一張花樣子,雖然看上去只是了了勾上了幾筆,卻也勾出了一株蘭花的高潔之姿。
平姑姑雖不懂作畫,可她在刺繡上花的功夫也不少,自然也就看得出一幅作品的優劣。
“這是姑娘您畫的?”她也就有些不敢相信的樣子。
畢竟沈君兮現在還只是個孩子。
沈君兮一邊撐著手讓人量著身體的尺寸,一邊就點了點頭,因為她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
平姑姑就很是驚豔地嘆道:“姑娘能否將這些花樣子送我,這些花樣子若是繡在裙擺或是衣衫上,一定能讓衣服增色不少。”
聽得平姑姑這麼一說,沈君兮這才想起這些都是上一世京城裡受人追捧的花樣子,可對這一世來說,至少還得八、九年後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