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已經從老朽的身體中解脫出來!
熾烈的火焰,在篝火的餘燼中再次燃起。
垂垂老矣的靈魂,穿越時光,在一副健康、有力的年輕軀體中重新醒來。
這一刻,陳鶴錦熱淚盈眶。
若非隊伍裡還有幾個老頭老太太就在身邊,他激動地簡直想痛哭出聲。
——失而復得,比從來不曾失去更加令人喜悅!
不過他多慮了。
親眼看到他在短短兩三秒內返老還童的隊友們,一個個眼珠子瞪的滾圓,滿臉都是震驚與豔羨,哪還會在意他有沒有失態?——
虛擬世界之外,許夢雖然意外於第一個成功的人是學者,但手上的事情沒有絲毫耽擱。
火速記錄下所有相關資料。
有了這些資料,他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調整給這些志願者準備的“測試副本”。
提高其他人成功的機率。
當成功的資料積累得夠多,他還能找出共性,最佳化方案。
最理想的情況下,不需要什麼“信任心態”和“心理誘導”,只要用特定的虛擬神經訊號刺激大腦,就可以讓玩家完成“返老還童”!
甚至……
許夢自然而然就想到——
如果可以用技術手段,讓人在虛擬世界“返老還童”。
那能不能逆向操作,讓人在虛擬世界“未老先衰”,提前幾十年變成一個糟老頭子?
要是可以的話,豈不是可以在遊戲里加入讓玩家變老的“詛咒道具”或者“時間魔法”?
不過許夢心思剛活躍起來,就意識到這麼搞的危險性——
這種“未老先衰”,會不會影響到現實?
玩家現實中的身體當然不會一夜變老,但有沒有可能思維受到潛在影響,心態變得更加保守,思緒遲緩、反應速度變遲鈍呢?
許夢馬上警惕起來。
如果真的會有這種影響,那比隔著網線打人都離譜。
——那簡直是隔著網線扣人壽命!
許夢默默記下這件事的風險,決定等[返老還童]專案完全成功後,先不急著推向市場。
而是要追蹤觀察志願者在虛擬世界“返老還童”後,對他們在現實中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有沒有什麼影響。
他當天就調整專案安排,給陳鶴錦安排了更全面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追蹤評估。
這份安排,很快就獲得了意料之外的收穫——
陳鶴錦覺得自己越來越差的記憶力,突然變好了!
之前頻繁出現的腦霧問題,也大大好轉。
透過心理學評估,他整個人的心理狀態,也比一開始加入專案時積極了一大截!
許夢看到這份報告時,告誡自己要耐心,不要急著開香檳。
時間太短,還不能確定這是不是某種短暫的安慰劑效應。
但很快,相似的情況又在第3個,第4個,第6個和第7個成功“返老還童”志願者身上出現!
至此,許夢終於可以確定——
這項技術,恐怕還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返老還童]專案團隊,迅速迎來擴張。
大量腦科學、神經學和醫學研究者被調動起來,緊急加入這個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