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人名單?”英勇狙基手有些困惑。
他知道有這個選項,但一整晚都在打遊戲,確實沒關注過。
而且——
這重要嗎?
知道是築夢的遊戲不就行了?
他不解地繼續看下去:
「我在這裡,先貼出一份名單。」
之後是一張製作人名單截圖。
英勇狙基手看了看,沒發現什麼特別的,便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名字,玩家們可能有些陌生。
但在行業內,絕非無名之輩。
伍曉洋,創立飛羽工作室,製作買斷制遊戲《迴音塔》。Demo階段廣受好評,但資金鍊斷裂,工作室倒閉,遊戲胎死腹中。
葛明,獨立遊戲製作人,處女作《尋巢》憑藉獨具一格的美術風格,在Vapour獲得94%的好評率!可惜叫好不叫座,後續兩作也未能逆天改命,最終消失無蹤。
薛亮,業內備受關注的年輕一代天才遊戲製作人,單人制作《風暴之火》,Demo推出後廣受好評,但後續難產,同樣已經失蹤數月。
……」
一個接一個名字,被火刀這個遊戲圈活化石一一點名,介紹其過往的光輝歷史——或者說,失敗經歷。
這些失敗者,無一例外都是倒在了買斷制遊戲這條路上。
火刀洋洋灑灑一路寫下去,接連介紹十幾個名字、二十多款遊戲,充分展示了自己對遊戲行業的高度關注和深厚知識儲備,這才意猶未盡的停下。
「所以《戰爭之王》的成功,不是許夢帶著老員工從二次元遊戲跨界過來,簡簡單單就獲得了成功。
而是他集結了一群曾經在這條路上倒下,但仍舊沒有放棄的老兵,又進行了一次豪賭!
只不過這次,在許夢幾乎無上限的資金注入、超乎想象的技術底蘊,和恰逢其時的網際網路熱度下,他們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失敗者的偉大逆襲!
在這場逆襲中,我們最大的收穫,不是《戰爭之王》的一次成功。
而是這些心懷理想的遊戲製作人們,再次堅定初心,並在堅定初心的基礎上,深度參與了一款成功遊戲的製作與發行!
我毫不懷疑,這些人會成為一顆顆種子,在翌日結出更多豐碩的果實。
而那時,也許就是夏國遊戲玩家們期待已久的“另一個春天”!
最後,還有一個小彩蛋——
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認真把這份並不很長的製作人名單看完。
那麼你會在最後,看到另一些“老兵”的名字。」
稿件到此結束。
英勇狙基手的感受有些微妙。
他之前是單純的二遊玩家,對國內單機遊戲玩家期待的“國產單機遊戲春天”感觸不深。
看完火刀的介紹,也只是覺得許夢真牛逼,帶著一群失敗的開發者,都能搞出來《戰爭之王》這麼厲害的遊戲。
可其他單機遊戲老玩家們,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