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自己不是在看小說,而是在和作者一起解密這些歷史名畫留下來的密碼。
而且在這部小說上,布朗終於找到了和以往閱讀實體書籍不同的感受,那就是,痛恨作者。
不是因為劇情而痛恨作者,而是因為,斷章!
這太難受了,看到關鍵的地方,然後沒有了,想要繼續看下去,只能等待。
《達·芬奇密碼》前世能夠被稱作經典之作,不是沒有原因的。
布朗開啟自己的個人部落格,部落格這種東西,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來臨,已經逐漸地退出了主流舞臺,但是對於像布朗這類的人的部落格,卻依然還是有不少讀者的。
布朗找茬王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他的個人部落格一直都有不少人關注。
“《達·芬奇密碼》一部令其他以智慧見稱的恐怖小說黯然失色的天才之作。”
布朗在鍵盤上敲擊起來。
“最近暢銷書排行榜上的作品越來越偏向愛情,科幻等型別,懸疑推理小說似乎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什麼亮眼之作了。”
“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找到能讓我入迷的小說了,我要感謝懸疑讀書會的書友拉裡,他給我推薦了這部《達·芬奇密碼》。”
“一開始,我對網路文學小說作品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的,因為那上面的小說,真的很少有特別嚴謹,沒有邏輯毛病的作品。”
“直到我看到了《達·芬奇密碼》,一開始,看到開篇的那句‘本書中所有關於藝術品、建築、文獻和秘密儀式的描述均準確無誤。’的時候,我笑了,我笑作者r.x的自大,笑他的不自量力。”
“然而當看了《達·芬奇密碼》之後,所有的懷疑和嘲笑都化成了敬佩,是的,我竟然真的找不出什麼毛病來。”
“本書講述的是盧浮宮館長在盧浮宮館內被謀殺,死前他將自己擺成了達·芬奇名作《維特魯威人》中的姿勢,並在屍體旁留下了難以捉摸的密碼符號。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和館長孫女索菲·奈芙在一起追尋兇手的過程中,竟然發現一連串的線索……
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到巴黎公幹期間突然接到通知羅浮宮館長遭人謀殺,而在博物館內,索尼埃赤裸的屍體是以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名畫維特魯威人的姿態在盧浮宮被發現的,索尼埃死前在身邊寫下一段隱秘的資訊並且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畫下五芒星的符號。一些達芬奇等著名畫家作品中隱含的重要資訊。屍體旁邊留下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密碼。蘭頓教授與法國美女密碼專家蘇菲在整理分析謎團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在達芬奇的作品中藏有一連串令人震驚的線索。
這些線索人人可見,卻被畫家巧妙地偽裝,加以隱藏。蘭頓教授發現這一連串的線索原來有著令人震驚的關聯:已故的館長是錫安隱修會的成員。錫安隱修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秘密組織,其中成員包括牛頓、波提切利,雨果和達芬奇等人。
至此蘭頓才發現自己正在追蹤一個石破天驚的歷史大秘密,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個世紀、既富啟發性又危險的秘密。在這場遍及巴黎、倫敦和蘇格蘭的追逐中,蘭頓和蘇菲發現自己正在跟一個從來不肯露面的幕後主腦者鬥智鬥勇,這個人似乎總是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麼。而教授對這位主腦的資訊卻一無所知。除非他們可以解開這個錯縱複雜的謎團,否則一個埋藏了二千年的秘密、一個爆炸性宗教秘密也將永遠消失,宗教聖杯的秘密也會石沉大海,在無人知曉。而他倆的性命亦會危在旦夕。”
讓人絞盡腦汁的密碼,就隱藏在列昂納多·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中;令人絕望的角逐,就在遍佈歐洲的大教堂和城堡裡展開;令人震驚的實事真相,在掩蓋了一個世紀之後,終於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作者在密碼學、數學、宗教、文化、藝術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可以說展露得淋漓盡致,並將大量的時下人們關注的資訊有機地引入作品之中,巧妙地運用到高潮疊起的情節裡面……
強烈推薦大家去看這部作品,我是無法反駁作者的開篇的那句自大的宣言,或許你們可以!我期待著,同時在看書的時候,請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很可能在你看到精彩之處,會發現,後面的內容,你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