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華國的網路文學的繁榮程度絕對是世界頂級的,而且這獨特的網路文學文化,也是華國領銜全球的。
事實上,有網友戲言說華國網路文學之所以能夠發展的那麼迅速,還要感謝華國的盜版。
因為華國的盜版首先讓華國的初版業,讓華國的傳統文學開始漸漸地失去了市場,一本書剛剛推出,就有無數的盜版出現。
因此,華國的出版業開始陷入蕭條,也因為盜版,使得在網路上,可以免費閱覽任何實體書籍的內容,這就導致了,人們的閱讀習慣開始從紙面轉移到電腦,手機上面。
而在國外,因為盜版的成本太高,而民眾也早已經習慣了有償閱讀,所以在國外的網際網路上,其實還是比較少出現盜版實體書籍內容的事情。
這就導致了,很多時候,國外的讀者想要看書,依然還是需要去購買書籍,而不是直接透過網路就可以觀看。
雖然這不是所有的原因,但是卻的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當然華國網路文學的興盛,也是在逐漸培養起讀著的付費閱讀的習慣,並且國內也開始針對盜版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打擊,所以才有瞭如今的局面。
所以,葉秋在考慮是不是在網路文學上,搞點事情。
推動網路文學國際化,全球化,越想葉秋越覺得可行。
不過,在這之前,需要先造一造勢!
當然,這個造勢是針對於國外的。
首先是收入方面,大力宣傳華國網路作家的高收入。
其次是宣傳網路作家的低門檻。
和傳統文學不同,網路文學的優勢在於,雖然有門檻,但是卻比起傳統文學來要低太多。
可以說,任何一個識字的人,都可以成為網路寫手,當然,或許未必能夠成功,但是起碼,不想傳統文學那樣,需要有知名度,唯一的變現渠道就是出版實體書籍。
這對於普通人而言,基本上就堵死了他們的文學道路。
這可以說是網路文學最大的優勢之一。
其次,因為門檻低,所以,從事網路寫作的人群自然比傳統文學作家要多太多。
華國傳統文學作家有多少?網路作者起碼是其千倍甚至萬倍。
那麼換句話說,網路文學在華國創造了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
在就業壓力巨大的歐美國家,就業絕對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很多政治人物競選的時候,都離不開就業這個話題。
而當一個新聞說,在華國,有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一家公司就創造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頓時就把無數的外國民眾炸暈了。
很自然而然地就會産生好奇,到底是什麼公司,這麼牛逼,竟然能夠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
然後自然而然地就會知道,原來這個就業崗位指的是網路寫手。
而更讓他們吃驚的是,這特麼居然是真的!
一時間,網路文學,成為了歐美地區網友的熱議的一個新話題。
特別是在瞭解了,網路文學創作的門檻竟然那麼低,任何職業,任何人,都可以進入這個行業。
雖然不一定每一個都能獲得成功,但是起碼給了無數為失業者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窗。
反正處於失業當中,為什麼不能去試一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