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華夏力量俱樂部聚會,一方面是慶祝俱樂部成立,另外一方面,也是俱樂部的第一個集體活動。
由葉秋發起的,組團去國外收購球隊,當然,不做強制,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
對於這個俱樂部,今後不定期會推出一些集體行動的活動。
其實就目前而言俱樂部的規章制度什麼的還屬於初創階段,但是沒有人敢小覷這個鬆散的俱樂部。
事實上,第一次俱樂部的集體行動,雖然沒有強制要求必須參與,但是絕大多數二代們還是踴躍報名。
聚會結束之後,就開始了第一場聲勢浩大的組團刷球隊的運作。
當然,會員們大多數都是負責出錢,具體的事物會有專門的團隊去運作。
很快地,買買買團第一個目標達成,美國nba的一支籃球隊易主,正式成為葉秋的大玩具。
事實上,葉秋的名字哪怕是在國外也都依然有很大的優勢的,智慧手機之父,創意之神等等名號,都讓他擁有了巨量的粉絲。
哪怕是在國外也依然如此。
而對於nba聯盟來說,葉秋這個大名鼎鼎的創意之神,以及智慧手機之父,入駐nba大聯盟無形中為整個聯盟增添了巨量的關注度。
同時葉秋本身是華國人,在華國的影響力更是無與倫比,為nba在華國的市場拓寬了影響力。
而對於葉秋本人而言,這場收購,也是一筆一本萬利的投資,因為,他本人的原因,所以他收購的那隻球隊很自然而然地會成為國內大多數球迷的主隊。
當然,如果再運作一兩個華國的球員過去的話,那就更好了。
可以說背靠整個華夏市場,葉秋買球隊絕對是一宗穩賺不賠的買賣。
因為他可以輕易地讓球隊獲得無數華國球迷。
至於棒球隊,橄欖球隊,不是葉秋不想買,而是智囊團分析之後,前兩者雖然在美帝比籃球還要受歡迎,但是在國內球迷卻有限。
而且,相比起nba聯盟的對葉秋的收購持歡迎態度,棒球聯盟和橄欖球聯盟卻是另外一個態度。
所以葉秋以及華夏力量的目標就跳到了歐洲賽場上。
足球一直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球種,華國更是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球迷。
很快地葉秋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購了英超的準豪門球隊,而緊隨其後的是華夏力量的其他二代們聯合收購了另外兩只英超球隊。
雖然不是豪門,但是二十多隻英超球隊,一夜之間,有3家球隊屬於華國人。
在國外這個訊息尚且在足球圈子裡掀起陣陣熱議,更何況是在國內了。
接下來,意甲,西甲,等球隊也陸續被買買買團隊收入囊中。
最終這一場葉秋發起的組團刷球隊的集體活動,獲得了第一階段的圓滿成功。
國內球迷自然是歡呼不已,而歐洲足球圈子卻是大呼狼來了。
只是在雄厚的財力面前,他們也就只能說一說。
華夏力量俱獲得了圓滿的成功,而這第一次組團刷球隊花掉的資金也超過了50億美金!
其中葉秋一個人就佔據了一半多,而華國的其他跟團的二代們,加起來也拿出了數以十億計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