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了,有一次坐公交,一個中年大叔,看起來也就五十歲左右,就站在我旁邊,我就特別不想給他讓座,因為當時剛剛下班,很累,還有就是,我不認為他就是老人了。”
“乘坐公交車的時候,有沒有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
“有吧,我記得有一幫子老人上車之後,很多人給他們讓座,只有一個年輕人沒給讓座,然後那個老人就罵罵咧咧地,之後一個小朋友給老人讓座,老人還說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連小孩子都不如。”
“結果坐了兩站,老人要下車的時候,那個小朋友說了一句讓老人羞愧的話,他說,老爺爺你還沒跟我說謝謝呢。”
“我覺得吧,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沒錯,可是老人想讓年輕人做到這些,自己本身是不是也應該加強?小朋友給他讓座,他連句謝謝都沒說。”
……
“在公交車上有沒有遇到特別漂亮的女孩子?”
“有吧。”
“對於漂亮的女孩子,你會不會特別關注?”
“那是肯定的。”
“如果她不給老人讓座呢?你會怎麼看?”
“額,好感會下降很多吧。”
……
關於讓座的話題,大多數人都表示會讓座,但是也有部分人表示,有時候,特別不想讓座,但是因為怕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所以不得不讓座。
還有人覺得,讓座不讓座是自由,特別討厭那些一直逼著別人讓座的人。
《搜尋》在成功颳起一陣“讓座與否”的話題熱之後,終於首映。
首映上,有來自全國的知名影評人,有來自“劇透有獎”的影迷網友,有來自各大媒體的記者。
結果《搜尋》一開始,就讓許多人訝然,第一個謎底揭開了。
為什麼葉藍秋會在公交車上不讓座。
一個年輕貌美,事業有成的白骨精,突然得知自己罹患癌症,這給她帶來的打擊是無法想象的。
不過,也有影評人,媒體人不禁思考,如果開頭沒有介紹這一幕的話,他們只看到公交車上的那一幕,他們是不是也會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大眾那樣,對其進行口誅筆伐?
葉藍秋的無助,和陳若兮楊佳琪等人的為了新聞能夠吸引眼球,不擇手段,讓現場的不少媒體記者,也不由地心裡一陣悵然。
特別是看到,楊佳琪和陳若兮,隱瞞葉藍秋道歉的那段採訪影片的時候,很多人都離奇的憤慨了。
其中穿插著各種誤解,各種悲哀,也讓現場的觀眾看的沉默了。
最終葉藍秋一躍結束自己的年輕的生命,陳若兮被說是造成葉藍秋死亡的罪魁禍首,但是彌漫在影院內的卻並不是看到主角沉冤得雪之後爽快,反而是一種無比壓抑的氣息。
特別是電影當中,陳若兮的那句:“我們的工作是要努力記錄生活中的真實,但什麼是真實?”
特別的諷刺,特別是對於許多媒體人而言,或者說對於那些還存有良善之心的媒體記者而言,更像是一句拷問。
影評人曾華:“在此之前,也曾經參與過《搜尋》的劇透有獎活動,很可惜,沒有能夠猜對。”
“一開始我也以為這只是一部關於網路輿論暴力的電影,可是事實上,電影要表達的東西似乎更多。什麼是真實?電影當中有一段讓我感到特別是憤慨和悲哀。”
“葉藍秋在公交車上不讓座,被拍下來放到網路上,這件事本身,從新聞的角度來說,我認為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問題就在於,在新聞放到了網路上之後,幕後的記者們,沒有想過去尋根問底查詢真相,沒有卻驗證到底自己報道的是不是事情的真相,或者說是事情的全部。”
“而他們卻更加青睞於,對葉藍秋的過去,對她的資訊,資料,進行深入挖掘,而且最令人憤怒的是,他們根本沒有想過給葉藍秋辯解的機會,一切按照他們的想法去走,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電影影射的是現實,在電影裡面很多角色,我們都可以在現實當中找打原型,這才是最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