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螢幕上出現了一家國內知名的電競俱樂部的駐地。
透過鏡頭,可以看到,電競俱樂部內的選手們正坐在電腦前面“玩”著遊戲。
鏡頭當中的外景主持人,解說道:“我們看到的選手是《英雄聯盟》的明星選手tiger,他正在玩的遊戲,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和我們平時玩的遊戲有些不太一樣。”
《英雄聯盟》是一款對戰類的競技遊戲,可是此時此刻的選手tiger,並沒有任何隊友,也沒有任何對手,或者說沒有競技的對手,他此刻正在枯燥地練習著補刀的操作。
主持人開始採訪tiger。
“能簡單地介紹一下,你們日常的工作嗎?”
tiger介紹道:“很多人都以為我們職業電競選手的工作就是玩遊戲,這句話對也不對,其實職業電競選手,大多數的確一開始都是從興趣愛好而加入進來的,但是往往能夠堅持下來的人卻很少。”
“這是為什麼呢?”
“像我們沒有比賽的日子,從中午吃過午飯,就是訓練時間,而這往往要進行到淩晨兩三點鐘才會結束,隊員每天都要訓練十幾個小時,從補刀、對線等基本功到團隊的整體戰術、配合等都是隊員需要反複思考和訓練的東西,在這期間教練、資料分析師也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分析和指導。”
“這樣長時間的重複訓練,玩遊戲帶來的樂趣會在一段時間後慢慢消失,一些苛刻的職業標準也讓遊戲本身變得枯燥,因此並不是所有的人能夠堅持下來,這也導致了這個行業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湧入,同時也有同樣多的人走出。”
“其實真正成為職業電競選手之後,早就已經脫離了單純的玩遊戲的範疇了。”
“日複一日的重複訓練,並不像普通人玩遊戲那樣,純粹消遣,而是帶有目的性,補刀啊,對線啊,等等枯燥的訓練才是主題,真正的打對戰訓練也有,但是那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礎功能夠過關的情況下……”
“你們俱樂部有沒有一個硬性的選手招募的標準?”
“硬性的標準當然有,例如《英雄聯盟》入選基礎條件就是需要在一區達到鑽石級別以上。然後我們會對符合基本要求的人進行試訓,資料分析師會對選手的能力、心態、配合等指標進行記錄,最後再決定是否留下這個隊員,整個過程的淘汰率往往達到99。”
……
關於職業選手,俱讓很多人都訝然地發現,原來,電競選手這個職業並沒有他們想象當中的玩遊戲玩的好就可以了。
“那麼邱鼕鼕同學,你現在還認為自己真的適合這個職業?”葉秋問道。
“不要說什麼別人能堅持你也能堅持,別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任何一個行業進入都是有門檻的,你連最低的門檻都無法達到,你憑什麼和別人比?”
“有夢想是好事,我不是不贊成追求夢想,我只是希望在追求夢想的時候,不要再用父母的血汗錢來澆灌所謂的夢想了。當我們滿世界咋呼著要實現夢想的時候,有誰問過父母的夢想。因為他們的夢想太簡單了——就是看著我們過得好。即便有時候我們的選擇太任性和離譜,他們也願意傾盡全力去支援,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愛。”
“當你的父母因為你的夢想而寢食難安,為了你所謂的夢想而跪地求人的時候,你的夢想又算的了什麼?”
“我們為什麼一定一定要努力,就是為了在夢想和現實之間能夠做到兩全,就算暫時做不到,也不需要犧牲父母來成全我們的夢想。努力之後,也許只是晚一點實現夢想,但至少不會讓父母深夜憂心、焦慮不安了。努力,不僅是為了能好好生活,更是為了父母也能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