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媒體方面卻並沒有那麼樂觀。
有媒體分析了《鋼鐵俠》的宣傳的模式成功的原因。
很大一部分媒體表示《鋼鐵俠》的獨特的宣傳模式,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也的確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但是這種模式看似簡單,但是卻是不那麼好複制的。
因為你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電影足夠好看,觀眾買票看電影,首先肯定不會是沖著獎品去的,如果電影不好看的話,那麼獎品再好也很難獲得觀眾的青睞。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種模式首先是建立在對電影質量的自信上。
結果另外一家影視公司證明瞭媒體的這種觀點,他們同樣的推出了類似的回饋獎品的活動,獎品並不差,但是結果,一開始的確有不錯的效果,可是很快地因為電影本身的原因,在之後的時間裡票房並沒有大爆,反而因為口碑的原因,而大幅度衰減。
最後媒體表示,認真做好電影才是成功的保證,再好的宣傳和推廣,都是建立在産品本身的質量上,建議影視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製作電影上,而不是宣傳上。
如果說《變形金剛》的成功只是偶然的話,那麼《鋼鐵俠》的票房大爆,卻是證明瞭,點金影視的實力。
讓人驚豔的是《鋼鐵俠》的票房竟然超越了《變形金剛》再一次重新整理了多項票房紀錄。
特別是在華國,《變形金剛》上映之後,很多人都說,短時間內怕是很難有電影能夠超越《變形金剛》的記錄,但是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鋼鐵俠》就成功的超越了《變形金剛》,再一次重新整理了華國的影史票房紀錄。
而在北美《鋼鐵俠》更受熱捧,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第一點《鋼鐵俠》的第一波宣傳,讓鋼鐵俠這個遊戲當中的角色,成功的照進了現實,引發了一波超級英雄熱潮。
其次《鋼鐵俠》的背景故事發生在北美,而《變形金剛》的主角卻是華國人,這一點上,雖然不想承認,但是臉譜的確是一個很關鍵的元素。
《鋼鐵俠》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到了《英雄聯盟》這款遊戲上面。
因為《鋼鐵俠》的成功意味著,《英雄聯盟》這個遊戲,還有巨量的ip可以挖掘。
特別是再聯想到《變形金剛》竟然和《鋼鐵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那麼是不是可以想象《英雄聯盟》接下來還將推出的角色改編電影,然後組成一個屬於《英雄聯盟》大電影的宇宙。
特別是在媒體的大肆誇張地報道下,彷彿《英雄聯盟》成為了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ip庫。
甚至於開始有媒體開始宣揚華國威脅論,其實在北美華國威脅論一直都老生常談了,只不過這一次卻是發生在影視行業。
《變形金剛》的成功還可以看做是偶然,那麼《鋼鐵俠》的再度成功,並且橫掃同期的其他電影,包括北美影視巨頭的電影,就足以說明瞭點金影視的實力不可小覷了。
這背後自然有北美的影視巨頭的影子在,原本華國的電影根本不放在他們的眼裡,可是誰能想到點金影視竟然奇峰突起。
讓好萊塢影視巨頭感到眼紅的同時,自然不願意坐視原本屬於他們的蛋糕被狠狠地切走一塊。
這樣的論調,在夢想科技的崛起,在點金影視連續兩部電影在北美大爆的背景下,讓那些好萊塢影視巨頭旗下的喉舌有了理由。
這種論調對於葉秋而言,真心沒有太大的用處,但是在這個時候出現這樣的論調,卻是給萬星和聯合院線收購北美ig院線製造了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