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的出現,竟然讓北美的不少地區的犯罪率大大降低,著實是一件令人驚詫的事情。
《鋼鐵俠》在北美未播先熱,在國內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英雄聯盟》在華國有著數以億計的玩家,《鋼鐵俠》又是第一個《英雄聯盟》改編角色大電影,同時又夾著《變形金剛》的威勢而來,根本不需要像在北美那樣另闢蹊徑,已然紅了半邊天。
同檔期的除了一些小成本影片,以及幾部好萊塢引進的片子以外,幾乎都忙著躲開。
《變形金剛》給華國電影圈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變形金剛》之後,幾大影視巨頭紛紛野心勃勃地啟動了超級大製作。
外界對此也表示很樂觀,覺得《變形金剛》為華國的電影走出華國趟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但是實際上,葉秋對此並不是那麼看好。
好萊塢電影制霸全球,不是一兩部電影能夠改變的,如果不是有著金手指,葉秋也不可能拿出幾個億美金來玩。
說來也奇怪,前世很多人都說華國的電影之所以無法獲得西方國家的民眾的認可,最大的原因在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可是實際上呢?
前世的華國電影在北美獲得比較好的票房資料的都是哪些呢?
張國師的《英雄》,徹頭徹尾的華國歷史武俠片。
《臥虎藏龍》,雖然有人評價說這是一部披著華國武俠外衣的西片,但是無法掩蓋的是,它依然是一部華國獨有的武俠文化的片子。
《功夫》雖然是星爺獨有的風格的影片,但是也算是華國功夫文化的一種型別片。
縱觀國産電影在國外取得尚且算不錯的票房的電影,還基本上都是帶有獨特的華國文化特色的影片。
在葉秋看來,導致這個原因,其實東西方文化差異或許有一部分的原因,但是更多的還是在基礎實力上的差距。
好萊塢電影發展了多久,華國的電影行業發展了多久?
而好萊塢影片為什麼能大殺四方?一方面固然是産業更成熟的原因,但是又何嘗不是因為,實際上,好萊塢影片所謂的西方文化,其實並不是那麼突出,更多的是包容。
否則的話,好萊塢也不會弄出華國風的《功夫熊貓》來了。
這一點上來說,北美的包容性的確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
因為北美本身沒有太多的歷史,是一個大融合國家,所以,他們的文化,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是北美獨有的文化,反而其中都有其他國家地域的文化的影子,所以這才是他們能夠大殺四方的原因所在吧。
言歸正傳。
《鋼鐵俠》的發行的最後的關卡通關了,接下來就看影片本身的質量了。
《鋼鐵俠》直接跳過點映,一上來就是公映。
和《變形金剛》上映的時候不同的是,那個時候,《變形金剛》雖然有不錯的粉絲基礎,但是畢竟是華國的電影,所以,當時受到的待遇並不能算的上是和《變形金剛》的體量相匹配的待遇。
可是《鋼鐵俠》不同,在北美,幾乎是人盡皆知,而且有了《變形金剛》珠玉在前,所以這一次《鋼鐵俠》哪怕跳過點映環節直接公映,但是也獲得了超級大片的待遇。
開畫銀幕數量超過了《變形金剛》近一半有餘。
不過,《變形金剛》和夢想科技的合作宣傳,卻是讓影迷們嘗到了甜頭,至今為止,那些獲得定製款手機的幸運者,依然是無數人羨慕嫉妒恨的物件。
這年頭有部夢想時代手機已經很有面子了,很潮了,可是如果擁有的是限量版的多彩系列的夢想時代手機的話,那就說明,你是潮流先鋒了,而擁有定製款手機的人,那完全就是裝逼利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