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好萊塢特效巨頭的暫時退出,華國的影視特效市場,迅速地被華美和新的華國特效公司搶佔。
畢竟有了寒石特效在,而且,華國特效技術互助聯盟搞出來的仲裁機制,顯然要比華美來的更有說服力。
因為首先這些公司都是華國本土的,其次,寒石特效帶頭做這件事,原本也有瓜田李下之嫌,但是在寒石特效宣佈,寒石特效的接手的點金影視的電影特效的訂單,都已經排到了3年後了,短時間內根本沒有精力接手其他的訂單,只能提供有償的特效技術支援。
於是,寒石特效帶頭的技術仲裁組,自然而然地就沒有了利益牽扯,使得這個仲裁組可以更加客觀。
其實倒不是說寒石特效真的不能接其他電影公司的特效訂單,而是,葉秋的計劃中,有太多的特效訂單需要寒石,在華國也只有寒石能夠有那樣的實力完成。
所以,寒石特效,以其去接一些零散的訂單,倒不如脫身事外,以一個權威的身份,一個中立的身份來帶領這個聯盟。
而事實上寒石特效也不會少賺錢,因為技術支援是有償的,也就是說如果,某家公司接了訂單,其中有部分的技術,沒有辦法實現,那麼這個時候,寒石特效提供技術支援,但是收費肯定不會太低,而特效公司也肯定不會拒絕,因為,這等於,寒石特效,將技術共享給他們了。
換句話說,寒石特效可以看做有些像是專利授權一樣,寒石特效只負責研發新型技術和專利,然後授權給其他公司使用,當然從中也要收取不菲的技術費用。
實際上這樣做,有利有弊,利在,讓華國的特效公司迅速補足技術上的不足,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這會讓華國的一些特效公司習慣了這種做法,對寒石特效的技術更加的依賴。
不過,起碼目前來看,這個華國特效技術互助聯盟,的確是給了影視公司信心,或者說,他們是對寒石特效有信心。
畢竟,人家連3億美金的大製作的特效都能搞定,技術上自然不會有問題。
而華美特效,雖然也有技術仲裁,但是因為華美特效基本都是好萊塢的特效公司,所以,這個技術仲裁未免有些不具備說服力。
不過,就目前而言,兩者之間還很難說誰高誰低。
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華國特效公司的名聲畢竟已經被抹黑了那麼長時間,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扭轉過來。
但是一旦《變形金剛》成功之後,那麼就不同了。
……
時光荏苒,備受全世界矚目的《英雄聯盟》s2賽季冠軍大賽,終於如約而至。
和s1賽季不同的是,s2賽季的時候,《英雄聯盟》已然成為全世界都風靡的一款現象級遊戲。
在全世界的各個國家的代理公司,都舉辦了各個國家的分賽區賽事,為《英雄聯盟》s2賽季冠軍賽選拔戰隊。
而s2賽季冠軍賽開啟的時候,《英雄聯盟》的英雄數量已然突破百位。
在全球擁有數以億計的玩家,數以萬計的職業玩家。
更是打造了數以百億美金計的利益産業鏈,堪稱遊戲界之最。
關鍵在於《英雄聯盟》的火爆勢頭絲毫不減,《英雄聯盟》並非沒有競爭對手,但是一款遊戲一旦搶佔了先機,特別是遊戲本身受到巨大的歡迎的情況下,其他同類的模仿《英雄聯盟》的遊戲很難成氣候。
倒是關於新英雄,葉秋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