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被邀請駐站發文的可是傳統作家圈的知名作家啊,他們每每發書,何曾被人這樣罵過?
而且他們也不知道,網文的讀者參差不齊,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哪怕是《鬼吹燈》足夠火了吧?可是依然還是有無腦罵。
更何況是知名作家的文風的確和網路小說大相徑庭,被罵實屬正常,可是他們不這麼看啊,憑什麼罵人?
於是,一場知名作家和讀者的對罵竟然浩浩蕩蕩地展開了。
讀者說,網路小說不適合你,還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吧。
這邊知名作家就說,你們這樣的素質也只配看網路小說這種快餐了,因為你們根本不懂什麼叫做文學。
讀者又說,哈,網路小說這種快餐你都寫不來,還談什麼文學?
那邊又來:網路小說也配稱文學?不是不能,而是不屑為之罷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邀請名作家開書的事情,徹底地黃了,不但沒有撈到魚,反而還惹的一身騷。
事實上,網路小說和傳統小說,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前世就有網友說,你讓金大師的小說在網路上發,照樣撲街,君不見,前世有穿越小說鼻祖之稱的黃大師,在前世的網路小說網站發文照樣傻眼。
網路小說受眾廣,看小說本身就是為了娛樂,而不是為了看什麼文學。
就算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的作品,拿到網路小說當中去,照樣撲街,因為兩者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不過,那位作家的網路小說不配稱文學,沒有技術含量等等,卻是掀起了一場爭論。
網路小說到底能不能算的上是文學?
這一點,引發了廣大讀者的爭議。
一邊認為,網路小說就是網路小說,幹嘛扯到什麼文學的高度上去,這不是本末倒置嘛。
如果網路小說成了和傳統文學小說一樣的話,那麼還有多少人看?
另外一邊認為,其實很多網路小說,傳播的東西,比如文化類的東西,歷史知識等等,一點不比傳統小說差,那麼為什麼就不如傳統小說了?
難道淺顯易懂的東西就不是文學了?
只是這種爭議永遠也討論不出一個最終的答案出來。
於是就又有人說了,網路小說除了寥寥幾部優秀的作品以外,創造的價值遠不如傳統的小說。
看看那些改編影視作品的小說,又有幾部是網路小說?而哪怕改編影視作品,網路小說的逼格也遠遠沒有傳統小說來的高等等。
這麼一說,網路小說的支持者不爽了,怎麼就沒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難道不算嗎?
《紙間情》和《流星願》難道不算嗎?
只是說這些的時候,支援網路小說一方的聲音卻有些弱了,因為實事求是地說,的確,那些暢銷書作家的作品改編影視作品,或者說社會影響力啊等等,都遠遠不是網路小說可比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那是特例,事實上《第一次親密接觸》拋開推廣了qq,在影視改編上,成績的確是葉秋的所有的作品當中最差的一部。
於是被說的啞口無言的網路小說的支持者們,把戰火延伸到了葉秋的新作《鬼吹燈》上面。
《鬼吹燈》的社會影響力夠大吧?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