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滿,但是皇朝影視畢竟底蘊不足,而且葉秋的名頭在那裡擺著,事實證明,和葉秋作對的影視公司最終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所以皇朝影視也只能寄希望於影片的票房了。
但是此時此刻,葉秋的冤家對頭,東影集團站了出來,為其他影視公司鳴不平,一下子響應者就有不少。
一下子就將點金影視推到了行業的對立面去了。
院線方面自然也感受到了壓力,如果是一家皇朝影視的話,院線根本不會太過理會,可是多家影視公司集體表示不滿,其中還有東影集團這樣的影視巨頭牽頭,院線方面也不可能再坐視不理。
雖然沒有削減《忠犬八公的故事》的銀幕,但是卻隱晦地表示,如果《忠犬八公的故事》第一週上座率沒能有說服力的話,那麼到時候他們也要給其他影視公司一個交代。
對此,葉秋表示理解,其實,不需要院線方面表態,葉秋也知道,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什麼《忠犬八公的故事》會有大片待遇?很簡單,自然是因為葉秋和點金影視此前出品的電影,都是那種以小搏大,每每都能夠讓院線方面大賺的電影。
如果《忠犬八公的故事》打破了葉秋的不敗金身的話,那麼院線不可能再給他面子,利益決定一切。
而任中軍這些人的不滿,只不過是讓《忠犬八公的故事》必須要有更強大的票房號召力,要有更好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來而不往非禮也。
對於東影集團聯合其他影視公司共同向院線方施壓的事情,葉秋自然不會高興。
於是,葉秋手中的宣傳渠道和水軍開始發力了。
“東影集團借排片量的藉口,明為不滿院線給《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排片量太多,實際上卻是想借機炒作《怪獸》。”
“證據?這不是明擺著的嗎?縱觀外國電影在華國電影市場,投資比《怪獸》高的不是沒有,可是又有哪一部的排片量能夠突破30以上?”
“《怪獸》電影作為外片,院線方面給出的排片量已經是最高的了,無論如何也很難再增加了,那麼東影集團此時放炮,目的何在?如果不是為了借機炒作,又為什麼要做這種無用功呢?”
如果放在其他影視公司身上,你說一部2億美金的投資的大製作借一部2000萬華幣摺合美金只有300多萬的小成本電影炒作,這不是扯淡嗎?
可是偏偏《忠犬八公的故事》雖然投資成本不高,但是論話題性還真不比《怪獸》差多少。
主要還是因為《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方面是葉秋的作品,另外一方面經過了怪獸電影的事件,讓《忠犬八公的故事》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度,而《怪獸》雖然已經定檔,但是在華國的宣傳卻才剛剛開始,這麼一想,還真的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所謂三人成虎,這種說法傳著傳著竟然又傳歪了。
說什麼東影集團對《怪獸》電影沒信心,所以才會用這種方法來炒作。
比起宣傳資金來,《忠犬八公的故事》連《怪獸》的零頭都不到,可是奈何葉秋手中掌握著網際網路最大的宣傳利器,又是樓宇廣告巨頭創意傳媒的股東。
所以《忠犬八公的故事》雖然宣傳預算不多,但是宣傳效果卻一點也不差。
這些訊息傳到任中軍的耳朵裡,任中軍差點沒氣的把老血都噴出來,踏馬的什麼玩意?
《怪獸》需要藉助《忠犬八公的故事》來炒作?炒作你妹啊。
接近百倍的成本差距,《怪獸》打個噴嚏都要比《忠犬八公的故事》來的值錢,需要借你炒作嗎?
可是沒奈何,網友還真的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