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內設多位節目主持人,時尚動感與博學穩重相結合,時代表達與文化傳承成一脈,訪談亦正亦諧、輕松風趣、平實真誠,用各自不同的體驗對同一旅遊資訊或事件作出獨特判斷,成為一檔新穎的主持秀。”
曹正清也不是一上來就當領導的,而且在紀錄片頻道一呆就是許多年,所以,這方面的眼光還是有的。
聽了葉秋的描述,曹正清顯得有些激動,伸出雙手熱情地握住葉秋的手,感嘆道:“果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這個節目是葉老弟你提出來的,那節目的名字應該已經有了腹案了吧?”洪天明問道。
“就叫《遠方的家》,你們看如何?”葉秋笑著說道。
“《遠方的家》,好名字!”曹正清和洪天明兩人都是眼睛亮了起來,贊嘆道。
不僅僅如此,曹正清和洪天明都是體制內的人,他們想到的更多,葉秋提的這個關於《遠方的家》的紀錄片創意,一旦拍成的話,或許對於外界而言,影響力怕是無法和《舌尖》《大國》相比,但是對於他們而言,影響力卻還要超過前兩者。
首先,近年來國家格外重視旅遊業,而《遠方的家》完完全全就是一檔為宣傳華國的旅遊業而量身定製的節目啊。
說是紀錄片,可是這個紀錄片卻又可以製作成一檔節目。
而且,任何一種東西一旦涉及到國家層面,那都是極為了不得的東西,而《遠方的家》的受眾不僅僅是國內的群眾,完全可以拿來當成一張華國的旅遊名片向外國人展示。
一旦做成了這個專案,那麼對於曹正清來,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成績。
如果不是葉秋還在,曹正清此刻怕是早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立刻召開會議研究這個《遠方的家》的專案了。
最關鍵的是,這個節目,就像葉秋說的,完全可以拍五年,十年,乃至於更長的時間,單單這一個專案就足以讓曹正清鹹魚大翻身了。
對於葉秋曹正清無疑是分外感激的。
接下來,曹正清虛心地向葉秋請教關於《遠方的家》的一些相關的問題,葉秋倒是沒有藏私,既然已經送出去了人情,那麼自然也不需要再長著掖著了。
“其實紀錄片的題材選擇,可以非常的廣泛,可以是大範圍的,也可以是專攻某一個行業的,比如《遠方的家》其實就是說旅遊的,那麼說到金融,說到資本,這些對於民眾而言,其實是很神秘的東西,談到資本運作,談到國際金融,曹主任,洪老哥,你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葉秋也來了興致笑著問道。
“這……華爾街?”曹正清不確定地問道。
“不錯,就是華爾街,不知道兩位有沒有看網路小說?”葉秋又來了個乾坤大挪移笑著問道。
“這……”洪天明和曹正清都是一臉懵逼,看網路小說?有些不明白葉秋到底要說什麼。
“我想說的是,拍攝紀錄片,同樣的也要關注市場,那麼對於影視,對於紀錄片來說,市場是什麼?同樣的講究一個供求關系。”
“民眾喜歡看什麼?對什麼東西有求知慾,什麼樣的題材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現在是網路時代,如果兩位看過網路小說的話,或許就會發現,在許多都市網路小說當中,只要關於商業的,肯定會提到華爾街。”
“而對於廣大普通人來說,華爾街無疑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因為神秘,因為被種種不同的人不同的解讀,反而讓普通人越發地疑惑,到底這華爾街是個什麼地方?”
“而這就是市場,因為大眾對華爾街好奇,可是卻缺乏一個官方的介紹,所以,是不是也可以專門以華爾街來做一個紀錄片,告訴觀眾,華爾街到底是什麼,現實的華爾街到底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