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此前舉的例子都是特例,什麼是特例,如果獨一無二的話,那的確是特例,可是這樣的例子發生過不止一次兩次,那麼還能算是個例嗎?”
“拿抗戰劇來說,在《亮劍》之前,抗戰劇被很多人不看好,那麼《亮劍》算是特例嗎?顯然不能算吧?因為在《亮劍》之後,可是有不少精彩的抗戰劇呈現。”葉秋淡淡一笑道。
何添才卻是撇了撇嘴略微帶著些許的嘲諷的語氣道:“你說的再多,有一點你無法否認,那就是,你說的那些例子,都說別人的,你自己從來沒有使用過。”
“呵呵,這位何先生你很有意思,讓我不禁想起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在座的同學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網路小說?”葉秋笑著問道。
“有!”
“必須有!”
“肯定有!”
同學們很踴躍地爭先恐後地回答。
“現在有很多新的型別的小說,往往都是一部成功了,後面就開始有人模仿,繼而形成一個流派。”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一個事情,同時告訴這位何先生,你說的那些特例,你不能否認,他們的成功,那麼有了珠玉在前,後續又為什麼不能有人去模仿,去延續這個成功的模式呢?”
“同樣的,每一個作者都有自己的風格,既然我用自己的原本的風格能成功,那麼我為何還要去沿襲別人的創意呢?哪怕自己也比較欣賞對方的風格,可是欣賞不等於一定要去按照別人的風格來做吧?”
“像何先生的這種觀點,就像一部小說,有讀者批評幾句,然後就有其他讀者反駁說,你有本事自己去寫一本試試是一個道理。”
“哈哈哈!”
你有本事自己去寫一本試試,這種話在網文評論界非常的常見,在現場的學生們,都沒少見過這種人。
仔細想想,何添才說的豈不是正是和那些人一樣,告訴葉秋,你說的那麼好,那為什麼自己不去做?
何添才一下子就成為了焦點,只是大部分人看向他的目光卻都是帶著同情和譏諷。
“雖然如此,不過,我還是可以回答何先生的這個問題。”
“我為什麼不去做?答案很簡單,植入廣告植入的再好也是一種廣告,而為什麼影視作品要植入廣告?為的是什麼?自然是為了利益,而在我看來《天龍八部》已經給我帶來了足夠的利益了,那麼我為什麼還要去植入廣告?”
“古裝劇不植入廣告就無法存活嗎?我從來都沒有認同這個觀點,我只是在說植入廣告可以證明做,是在說,理論上任何影視作品都可以植入廣告,是可以,而不是必須,那麼自然可以選擇植入,也可以選擇不植入。何先生,既然你來了,那麼就說明你對這堂課是有興趣的,那麼還請你認真聽課,斷章取義可不是什麼好習慣啊。”葉秋笑著道。
“哈哈哈!”
“說的好!”
“斷章取義可不是好習慣。”
“還天才呢,聽課都不認真,真的是。”
“認真聽課再發問吧。”
“葉秋是誰?你是誰?還一副自己很牛逼的樣子,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何添才一下子被葉秋的話噎的滿臉通紅。
再加上眾人七嘴八舌地嘲笑,讓何添才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