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葉秋雖然不是動漫界的名人,但是葉秋可是創意大師啊,未逢一敗的戰績,讓葉秋身上有光環加身。
網路上,動漫愛好者論壇上,不少網友在討論這個事情。
“為什麼咱們華國這幾年影視業越來越火了,可是動漫卻依然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東西?我也想支援國貨啊,可是奈何國人動漫不爭氣啊。”
“不是說創意大師,點金聖手葉秋也開始玩動漫了嗎?想想葉秋以往的戰績,是不是意味著咱們國産動漫也要迎來一波春天了?”
“樓上的,你想多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怕是早就到處打廣告砸錢了,可是這一次葉秋收購動漫工作室是真的,但是卻異常的低調,這說明瞭什麼?說明瞭,人家很可能就是興趣來了,玩票而已。”
“樓上的意見我不敢茍同,上次葉秋同樣的也是玩票,同樣的也是給女兒準備禮物,可是結果呢?還不是鬧大發了?我倒是覺得,這一次也同樣是這樣,葉秋是誰啊?你們見過他輸過嗎?”
“別吵吵了,說葉秋準備玩玩應該是真的,如果葉秋真的要扶持動漫,或者進軍動漫産業的話,不可能這麼低調,而又恰好是在他女兒百日的時候弄出的這個訊息,那麼很顯然了,這個動漫作品很可能也是人家給女兒準備的禮物罷了,怕也不是給咱們這個年紀的人看的。”
……
訊息自然是葉秋讓放出去的,網友的猜測,對也不對,葉秋的確只是興趣來了,所以玩票一下,但是也不是說葉秋就真的只是玩玩而已。
如果說其他的東西葉秋可能還有那麼一點信心,可是動漫這玩意,葉秋自己都是半懂不懂的,所以,這也算是他的一次嘗試。
楊星總算是享受到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待遇。
這不,葉秋涉足動漫産業,並且親自寫故事的新聞傳出之後,《麥兜故事》都才正在製作當中,就已經有不少人找上門來了。
這些找上門的,不僅僅有大大小小的電視臺,還有出版社,以及一些連載刊物,還有媒體。
電視臺方面,那些大電視臺倒是沒有找過來,不過卻有一些二三線的地方電視臺卻是上門來碰碰運氣。
至於出版社就更好說了,之前葉秋的童話故事書,幾百萬的銷量,那麼大一塊蛋糕,結果誰都沒吃到,事實上眾籌有眾籌的好處,但是因為時下的網民數量還無法完全覆蓋所有人群所以,實體出版雖然沒落,但是那也要看人不是嗎?
倒不是說他們對葉秋的這部動漫作品,就真的那麼有信心,關鍵是,葉秋這個名頭就值得他們上門了。
想起曾經求爺爺告奶奶地到處推銷工作室出品的動漫作品,結果卻只能換來施捨一般地價格,和現在比起來,完全是天上地下啊。
當然,你指望這些人開出什麼高價來也是不太可能,畢竟,這年月華國的動漫作品的銷量,那絕壁是個大坑。
所以自然是不可能達成合作。
對於《麥兜故事》葉秋的想法是漫畫和動畫片同時進行連載。
動畫片方面,葉秋選擇了央視少兒頻道,當然價格並不高,不過少兒頻道方面倒是同意了葉秋將動畫片進行電視臺和網路同步首播。
畢竟,央視少兒頻道並沒有花多少錢。
而連載的平臺,葉秋這一次選擇了國內為數不多的一家漫畫週刊。
原本葉秋是打算在網路上進行漫畫連載的,可是這年頭連網路小說網站都才剛剛實現正規化,漫畫連載的網站甚至都還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