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路上都已經炒開了,其他幾個都邀請了業界最好的詞曲作家專門給他們寫歌,就剩下張倫這邊。”
“歌曲方面,我也給張倫寫了兩首,可是我自己感覺不是太好,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看了網路上的一些關於這次選秀冠軍的春晚同臺pk的評論,我才明白,主要還是因為,張倫的年紀比其他幾個冠軍來,要大上一輪,而同臺pk的話,張倫的年紀就成了問題,歌曲方面,其他幾個冠軍那邊,我倒是打聽過,都是偏年輕化的歌曲,而四個冠軍同臺pk,主題肯定可能差太多。”
“可是張倫的年紀擺在那裡,如果他去唱那些年輕化的歌曲,又未免會給人一種違和感,要是最終因為風格不符被退回來的話,你小子可別怪我沒提醒你,你小子不是吹噓自己最擅長給人量身定製歌曲嗎?這一次,你自己看著辦吧,反正就算輸了,損失的也是《華國好聲音》和你。”李佔山揶揄地道。
其實還不僅僅如此,因為張倫的年紀和其他幾個冠軍的差距擺在那裡,所以天然地,就會被孤立起來。
或許並非是有意,但是可以想像,四個國內最紅的選秀節目的冠軍,只有張倫一個大叔級別的冠軍,偏偏央視春晚方面這一次打算讓四個人輪番出場,那麼張倫一個大叔擠在年輕人當中,壓力可想而知。
這樣一來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脫穎而出,技壓群雄,另外一種就是成為其他人的墊腳石,同時如果張倫在春晚上表現不佳的話,那麼對於《華國好聲音》來也會有影響。
這大概就是當初把《華國好聲音》的逼格提的太高的弊端吧,《華國好聲音》不是號稱最公平公正,只為選出華國最好的聲音嗎?結果用這種方法選出來的冠軍卻還不如其他選秀節目的選手,那是不是可以說,《華國好聲音》的模式根本就選不出什麼好歌手嗎?
雖然未必能影響到《華國好聲音》的收視率,但是終歸是不好的。
而且表面上看是,四個選秀冠軍的pk,可是實際上,卻也同樣的是,李佔山和葉秋這個詞曲作家組合和其他名詞曲作家的一次pk。
所以總而言之,這一次,絕對不容有失。
只是一時半會,就算是葉秋也有些撓頭。
這一次的命題可不簡單啊,讓一個大叔和幾個小年輕同臺競技,歌曲很重要啊,不但不能脫離年輕這個主題,同時又要兼顧張倫的年紀。
照理說,這樣的歌曲,選擇那些懷舊的歌曲,唱出年輕的情懷就可以了,但是這種歌曲,卻也不好選啊。
葉秋總結出幾點來,第一,歌曲無疑要是貼近年輕這個話題。
第二,歌曲歌詞,要可以壓過三個年輕歌手,但是卻又不能脫離主題。
第三,歌曲方面要符合張倫的身份,經歷……
條件列舉出來之後,葉秋便開始思考起來,自己的歌曲庫當中,肯定有符合這些條件的歌曲。
有了篩選的條件,葉秋開始進行挑選和排除。
只是雖然如此,葉秋一時間卻還是有些難以選擇。因為這首歌的選擇還要看其他幾個歌手的歌曲。
年輕主題的歌曲,也可以有很多,比如,關於校園的,關於懵懂的愛情的,關於年輕夢想的,關於朝氣蓬勃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