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第一期來,第二期可以說是驚喜滿滿,事後每一位歌手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都表示,《我是歌手》的舞臺,讓他們感受到了久違的緊張感,並且讓他們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
最終兩場競演加起來被淘汰的竟然是風雲組合,實在是讓人噓唏不已,不過,卻沒有人認為風雲組合是失敗者,因為,哪怕是被淘汰了,但是風雲組合敗在現場發揮上,而且,他們翻唱的歌曲依然排在各大音樂排行榜的前五名。
當然了,風雲組合也表示他們會在《我是歌手》的複活賽當中,更加努力,希望能夠從敗者組中脫穎而出。
有意思的是連續兩期七個知名歌手演唱的十四首歌幾乎雄踞了所有音樂排行版,以至於一些唱片公司開始聯名抗議,認為這大大擾亂了流行音樂生態雲雲,特別是對於二三線歌手來說。
不少有意在這段時間出道或者出新專輯新歌的歌手,都紛紛改期,有不信邪的歌手,在《我是歌手》播出之後,發布新專輯,結果卻是灰頭土臉。
不但打榜的時候在前十名根本找不到他們的歌曲的蹤影,而且專輯銷量也是一塌糊塗。
受到這些新聞的影響,《我是歌手》反而越發的人氣高漲,特別是對於那些之前因為顧慮面子而拒絕《我是歌手》的一線歌星來說,此刻卻是腸子都悔青了。
誰能想的到,這一個最初目的是為了《華國好聲音》選拔明星導師的節目,竟然能夠爆發出如此巨大的威力來。
甚至在搜搜,易網,qq,京城電視臺,央視等的背後的推波助瀾之下,《我是歌手》竟然隱隱有華國最權威的頂級歌手戰場的味道。
而在這些參賽歌手的粉絲的叫囂下,好像作為一個歌手,如果不上《我是歌手》這個節目,你好意思說自己是一線歌手?
《我是歌手》的影響力還不僅僅如此,因為這個節目,不像以往的綜藝節目,總是玩玩鬧鬧,以搞笑為主,這個節目,讓那些已經成名的歌星,看到了,原來他們一直不屑一顧,一直以為上綜藝節目會有失身份的節目,竟然也可以如此的高大上。
而對於其他電視臺來說,《我是歌手》也讓他們看到了一個新的綜藝節目的方向,那就是,不僅僅普通人可以選秀,已經成名的明星也同樣可以選秀。
歌手既然可以,那麼演員自然也可以,搞笑藝人是不是也可以?手藝人是不是也ok?
一時間竟然腦洞大開,據說已經有好幾個電視臺,正在準備籌劃,類似的新節目。
比如番茄電視臺,就在策劃一個名叫《歡樂喜劇人》的搞笑藝人的選秀節目。
而比如深藍電視臺,也在策劃一檔關於美食達人的選秀節目。
還有一些影視公司,也紛紛開始把目光投向了綜藝節目的製作上。
中誼影視集團,玄黃影視集團,金秋娛樂傳媒集團等等幾家華國頂級的影視傳媒集團,都紛紛開始試水綜藝節目。
在電影業有些不景氣的情況下,葉秋的幾個綜藝節目的紅利,無法不讓他們眼紅,自然也想要進入分一杯羹。
誰也不嫌錢多,而且相比起來,他們也有各自的優勢。
一個綜藝節目,影響至此,可以說是隻此一家別無分店了,其實就連葉秋也沒想到,《我是歌手》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威力。
其實這是多方面推動的原因,時下的華國,還不是偶像明星當道的時代,網際網路還沒有完全爆發出威力,這個時代,想要影響網際網路的輿論,比之後世來,反而要容易的多,而且又有著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大力推行,以及京城電視臺,甚至央視這樣的權威巨無霸推動,所以才會有如此的聲勢。
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所以才有了《我是歌手》的聲勢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