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們為了自己喜歡的偶像們也紛紛踴躍參與投票,雖然這不是官方發起的,粉絲們卻不管這些。
雖然明知道票選決定不了最終的結果,但是起碼也是一個參考不是嗎?
一檔選秀節目,還沒有開始製作,就引起如此之多的關注,引起如此之多的勁爆話題,也是沒誰了。
千萬片酬公佈之後,果然意向名單上的頂級歌星又增加了一大截名字。
可是《華國好聲音》卻遲遲沒有公佈最終的明星導師人選。
葉秋並沒有吊太多的胃口,在無數人都在關注著四位明星導師的最終人選的時候,葉秋這個《華國好聲音》的創意者,宣佈召開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幾乎華國能叫的上好的娛樂媒體悉數到場。
不僅僅媒體關注,頂級歌星們也在關注,他們的歌迷們也同樣在關注。
“首先,我代表《華國好聲音》節目組感謝大家對這個節目的支援,《華國好聲音》致力於打造權威,公平,公正的頂級音樂選秀節目,四位明星導師將全程指導各自選中的好聲音學員。”
“由於,對明星導師有意向的明星超出了預期,這就給《華國好聲音》節目組出了個大難題,因為他們都是頂級的,一時間我們也很難區分出一個高下來,當然作為《華國好聲音》的發起者,我本人可以直接拍板決定,但是無論選擇誰,對於其他的落選的明星歌手們來說,都是及其不公平的。”
臺下的媒體記者們一個個都有些斯巴達了,什麼意思?說了不等於沒說嗎?
其實的確就像葉秋說的,無論是他拍板選擇誰,最後肯定會有爭議,而他們這些媒體是靠什麼吃飯的?有爭議就有新聞啊。
葉秋卻沒有理會媒體記者們的此刻的想法,而是繼續說道:“為此我就想,既然我一個人做決定有失公允,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每一位歌手都有各自的特點,各自的擅長的和不擅長的,而我們《華國好聲音》致力於選出真正的好聲音來,那麼既然選手們需要透過一系列的比拼才能夠決出最終的《華國好聲音》,那麼已經成名的歌手們,是不是也同樣可以透過選秀來比一個高下來呢?”
“明星選秀?”
“就像金百靈獎和華音獎那樣?”
“好像挺有意思的。”
“不愧是葉秋啊,這都能想的出來。”
“……”
媒體記者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來,其實華音獎和金百靈獎都是華語音樂最權威的獎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才是那些成名的頂級歌手們的戰場,但是獎項這些東西,其實貓膩很多,但是卻實實在在的算是一個成名歌手們的戰場。
而葉秋提出的這個明星選秀的方法,反而更有意思,只是不知道,到底要怎麼比?
“至於怎麼比,我這裡已經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邀請對《華國好聲音》明星導師席位有意向的歌手們,進行一場歌手之間的對決。”
“同時也可以作為《華國好聲音》的前置節目,節目名字就叫《我是歌手》,每一期邀請7位有意向的歌手進行現場對決,每一期採取末尾淘汰制,淘汰最後一名,第二期再邀請一位嘉賓補上……”
葉秋的一席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為一線歌星,所謂文人相輕,歌手雖然不是文人,但是也各有各的不服,而相比起《華國好聲音》來,這個《我是歌手》反而給人感覺逼格更高。
讓成名的歌手們進行同臺獻藝,最終決出個勝負來。
以往都是看沒有成名的選手對決,現在反過來,讓已經成名的歌手們進行對決,這絕對是一個樂壇頂級盛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