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亞夫手上現在有一點銀子,是在揚州城裡的當鋪當機械手錶換來的,他今天早上進城,把機械表當了60兩銀子,買了不少東西,現在手上還剩下一半多。
不論是他今天上午買的東西,還是現在要買的土地,都是在自己的發展計劃當中,即是賺錢計劃。
他現在打算製作的,便是小說中的穿越者大多都會做的神器——肥皂。
而且是後世的肥皂。為什麼選擇肥皂,他經過了反複的計算後,發現這是他現階段能製作的,也是能最快獲得收益的專案。
製作肥皂的反應原理很簡單,把油脂,燒堿或苛性鉀),按照一定比例混入,加熱保溫,經過充分皂化反應,生成高階脂肪酸鹽——也就是我們所用肥皂的主要成分,然後經過鹽析,過濾,成型,幹燥,便能製作出各種型別的肥皂。
如果是在現代,想要製作出來無疑非常簡單,需要的原材料燒堿跟油脂在市場上都能買到,但是明末年代,卻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在市場上根本買點不到需要的堿原料。
現代學術上把化學發展史一般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化學萌芽時期公元1500年前),煉丹與醫藥化學時期公元15001650年),燃素化學時期公元16501775年),定量化學時期公元17751900年),科學相互滲透時期20世紀至今)。
在西元1642年的明末,不管東方還是西方,還處在【煉丹與醫藥化學時期】,在這個時代,人們連酸與堿的理論和稱呼都還沒有。只有等到17世紀末期,英國化學家波爾才會根據實驗的理論提出了樸素的酸堿理論。
便是天然純堿的利用,翻遍歷史記錄,這個時期也沒有記載。在中國,有確切記載的天然純堿利用,是在18世紀清乾隆年間)時伊克昭盟地區的天然堿湖的開採。制堿工業的發展,更是在進入【定量化學時期】的1791年,路布蘭發明‘路布蘭制堿法’之後,才進入了的人工制堿時代。
所以要想要得到製作肥皂的堿,柳亞夫只有自己透過實驗室的辦法,少量製取,再利用純堿與石灰製得生産肥皂的火堿。
而他上午購買的東西,多數就是用來製取純堿用的。
天色漸暗,王家眾人洗漱後都早早上床休息。
柳亞夫便開始挑燈幹活,當然,這個幹活不是農活,而是他要整理資料。
今天上午在揚州的當鋪裡活當了自己的機械手錶,得銀子60兩。然後購買原材料的清單:
原料:120斤油脂重的豬下水跟邊角料豬油,邊角料豬油平均單價每斤12文,豬下水平均單價每斤4文,共花費白銀1.4兩;豆油60斤,單價每斤近30文錢,加上2個木桶,共花費白銀1.6兩;粗鹽100斤鹽買這麼多是備用),單價每斤100文,花費白銀8.4兩;硫磺0文,花費白銀0.75兩;硝石100斤,單價每斤50文,加上罐子花費白銀4.0升,單價每升50文,加上裝酒的瓷罐,共花費白銀1.35兩。在原材料方面,共計花費白銀19.8兩。
因到了明朝後期,社會動蕩,物價變動大,崇禎年間,一些制錢因為成色等原因,1兩白銀甚至可以兌換到2400文錢。但是銀子的購買力的波動要小一些,為了方面計算,本書以銀作為基本計算單位,並跟銅錢兌換價統一為:1兩白銀=1200文,其他換算:1明斤=16兩,1兩=.5明斤=91.6kg)
工具方面有:7個帶蓋子的大型陶瓷缸子,加上一些大大小小的陶瓷碗罐子,花費白銀2兩;2000張質量不錯的紙,花費白銀1兩;再加上五口厚實的大鐵鍋,花費白銀1兩。買工具總共花費白銀4兩。
另外購買煤炭100斤,大米20斤,10斤豬肉,花費白銀約1.5兩。
共計消費了25.3兩銀子。
他現在手上還有超過34兩銀子。
做好賬目統計工作,他又審視自己的規劃。
他買的原材料是為了生産肥皂,但生産肥皂的原材料還需要經過加工,首先便需要得到堿類物質。而要自行生産堿,那需要的流程與步驟就太多了,他便是在把生産堿的工藝流程盡量面面俱到,同時對生産圖紙進行最後的審核。
時間流逝,三更時分,各項理論準備工作基本完成。
“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明天就要開始正式生産了”
柳亞夫站打了個哈欠,站了起來,來到這個世界每天早起早睡,他都已經開始習慣了,今晚才熬夜到半夜11點,眼睛便有些睜不開了。
正在整理圖紙間。
這時,木製的樓板上傳來一陣‘踏……踏……’的踏地聲。
時間不長,一身白色短衫的,踏著木質脫鞋的三妹王梨花來到門口,見到還在忙碌的柳亞夫。
“柳大哥,你還沒睡啊”王梨花輕聲道。
柳亞夫轉頭望去,只見三妹睡眼稀鬆的站在門口,一身寬大的白色短衫穿在身上,露出大片白色,還有一雙白生生的小腿,分外吸引目光。
“馬上就休息了,你怎麼起來了。”
“我看到樓下有光,就來看看”王梨花說著,突然埋頭看了眼自己的衣服,發現了自己外露的那些白色,羞著低頭道:“你早點休息!”
然後轉身飛快的跑了開去。接著,樓上便傳來一陣“啪嗒”“啪嗒”……拖鞋跟樓板的撞擊聲。
柳亞夫回過神,搖了搖頭把心底的異樣抹去。
然後,掌著油燈到後院洗漱一番,才回到裡屋,躺上床開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