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他是一個機械加工工廠的數控加工中心工人,大學畢業後進了這個工廠,已經有4年,而機床操作經驗更是有7年多了,已經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的機床操作師傅。
穿越的那天晚上,因為一個發電機鋁合金扇葉表面粗糙度不合格,他在廠裡加班,磨刀具跟除錯程式,問題解決後,離開工廠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他跟幾個下晚班的師傅一起去路邊吃燒烤,途中,幾人喝了兩箱雪花。
飯後回出租屋的路上,他一個人暈乎乎的往回走著,沒注意路邊的井蓋被人開啟了,他一腳踏了下去,接著,他的腦袋撞到井蓋邊緣暈了過去。
醒來後,柳亞夫發現自己來到了明末時代。
至於是沿著時間軸,逆著時間長河來穿越到了過去,還是跨越了宇宙屏障,穿越到了一個還在明末時代的平行宇宙,他就不能分清楚了。
不過他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回不去了。畢竟這種奇異事件發生在一個人身上,在宇宙中發生過的機率實在是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他也沒有奢望能在穿越回去。
短暫的低沉後,他只能把對於親人的想念深深的放在心裡,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首先,他要活下去。
明末不是一個好的時代,西元1618年廣東開始下雪開始,標誌著大明王朝進入了小冰河時期,北方幹旱,洪澇,蝗災不斷,糧食大量減産,統治階級不思賑濟民間,反而增加平民賦稅,令大量活不下去的百姓開始造反,而東北方向的通古斯女真野豬皮也發動叛亂。明廷一次次戰敗,女真不斷入寇關內,國家內憂外患,但以東林黨為首計程車大夫、大地主、大商人統治階層還在不斷挖朝廷牆角,國家元氣很快耗盡,明王朝的歷史也進入倒計時階段。
現在已經是1642年9月,明王朝的滅亡時間是1644年3月19日崇禎在煤山自盡。
滿清女真也是同年入關,開始全面入侵中原。然後華夏便開始了數百年浩劫,多爾袞一個‘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敕令,想要摧毀華夏的衣冠冢,給華夏大地造成了巨大災難。
想到這些,柳亞夫就感覺脖子山涼颼颼的。他現在也是中國人,滿清下江南後,自然少不了給他一刀,至於腦袋後吊著一根老鼠尾巴粗細的金錢辮子,然後卑微投降,甚至做個漢奸,攀上滿清朝廷的高位,這樣的事他是不願做的。
作為一個穿越者,去給野人當奴才,一輩子總是提心吊膽的卑微的活著,還不如早點挖個坑把自己埋了算了,與其給人當奴才,他寧願吃飽喝足,然後戰死在戰場上。
柳亞夫審視了自己的現狀。
他是一個理科生,擁有近六年多機床加工經驗。能程式設計,操作加工中心,銑床,車床。
同時,穿越帶來了一點隨身物品,一部旗艦pus手機還有配套的充電器,一塊八成新的機械手錶,一些毛爺爺,銀行卡,一串鑰匙,一個揹包,裡面有幾只中性筆,三個大筆記本,加上一件花了三百多大洋買的專業級別遊標卡尺。
除了那把精確度達到0.02毫米,誤差不超過兩絲的遊標卡尺,跟一塊機械手錶還能算有些用,他發現自己竟然什麼優勢都沒有。
他自身既沒有長袖善舞的交際能力,又沒有舌綻蓮花的口才,也沒有把文字玩出花來的詩詞歌賦能力,還沒有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更沒有敏銳的洞察能力以及計謀能力。可以說,他除了知道明朝註定會滅亡的歷史走向,跟這個年代的普通人沒有太多區別。
他也曾拿著手機滿屏尋找系統,比如顯示人物屬性的系統,又或者跳出個小精靈,老爺爺,武器系統,商城圖示,通話圖示,這些他都看到了。一個也沒有!
沒有老爺爺,沒有個人智慧化系統,沒有小精靈,沒有小惡魔。
這些都說明瞭這還是個正常社會。
但柳亞夫卻感到自己非常不幸,他的金手指沒了,跟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穿越者——王莽一樣,沒有任何金手指。不過那王莽好歹還穿越到了富貴人家,家族有一定的積累,起點就不錯,還多了好幾十年的發展時間,他卻是全身穿越,在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基礎,連發展時間都沒有,再過兩年多,敵人的屠刀就要砍下來了。
‘好吧’,短暫的失落後,他無奈的接受了這個現實。
不接受又能怎樣,逃跑麼,能跑到哪裡去,滿清的鐵蹄席捲速度可是非常快,不過一年多時間便席捲整個江南。正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現在逃跑也不過多茍延殘喘幾年時間罷了。相對來說,此時的華夏,江南還安全一點,北方,南方江西,湖廣已經飽經戰亂,連富饒的天府之國也即將面對張獻忠的兵鋒。
鑒於此,柳亞夫還是決定埋頭發展勢力,即便是最後不敵,也能圖個問心無愧。
有了發展的目標,那麼做事就有先後。
首先,他整理了十數年所學的數理化知識,記錄在穿越時帶過來的筆記本上,防止時間久了而淡忘。當然這些年過去他也確實忘記了不少,但他初高中學習還是很努力的,基本功很紮實,花大力氣背過的基本知識點還大多能回想起來。
這些知識點做了分類,主要有數學,化學,物理,機械加工,以及歷史篇。因為高中他選擇的是理科,對歷史花費的時間很少,所以大部分歷史知識都淡忘了。能回憶起來的幾乎都是理科方面的知識。
第一個筆記本扉頁便是一張化學元素週期表,前四十個元素,從氫氦鋰鈹硼……到氪銣鍶釔鋯,加上一些常見元素,及其他們的相對原子質量,元素性質,常見電價及常見化合物及其性質。這個表是初中時期死記硬背下來的,雖然已經數年不用,但還能回憶了起來這不得不說是應試教育的強大)
後面接著是數學篇的幾何,代數,圓,解析幾何,三角函式,二維函式,三維函式,機率統計,排列組合,微積分等。化學篇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物理篇的經典力學,運動的動量能量,狹義、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波動學,電磁學等。
最後的歷史知識,這裡記錄的東西就寥寥可數了,只有明末清初歷史的大致走向,寥寥幾十個字便幾乎概括了全部,當然後面還有些比較出名的人,如崇禎皇帝,李自成,張獻忠,李定國,閻應元,朱大典,吳三桂,雍正,康熙,多爾袞,等等,除了前面幾人印象深一點,如康熙,雍正,多爾袞,他了解的並不多。那康熙便是從一部後世小說家金庸的《鹿鼎記》中瞭解的。其四歲得麻子,十幾歲殺了鰲拜,成年後帶領上萬人跟沙俄一千多囚犯在東北打了兩年仗,最後簽了個《中俄尼布楚條約》,自此外東北外的北亞地區全歸屬俄羅斯。
天邊的太陽變紅,接近了地平線上的小山包,黑暗即將來臨,漸漸暗淡的大日,就如此時的大明,還要加上這這個即將殉葬的後世來客。
“前路艱難!我得背水一戰啊!”
柳亞夫收回思緒,把手裡的筆跟紙長疊好,然後放進了交領式麻布短衫的胸前。又抬起一床大草蓆,蓋到了旁邊的棉花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