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令顧紫重欣慰的是,哥哥好像懂了些許道理,也有了點心機,不會去一味地躲避了。
顧母好似什麼都不想管了,直接回了房去。
顧世子和顧紫重二人在陪著燕平南。
聽著這個姓燕的吹牛皮。
也不知道燕平南的話幾分真幾分假。
當初顧紫重在後宮也和燕平南鬥過,可是她一個女人壓根兒不是燕平南的對手。
哪怕燕平南帶兵,遠在吐蕃地界,甚至在麗江那邊,十分遠離了朝廷,都可以操控朝廷。
這個山中宰相,做的也是夠好了。
顧紫重在後宮,燕平南在邊陲,無論是抵禦韃靼人,還是抵禦倭寇,都可以隨時指揮朝廷。
天下成了他燕平南的了。
那一段時間真是讓顧紫重叫苦不疊,實在是後來年幼的皇上身旁多了一個可靠的胡人,胡人心狠手辣,居然敢當眾宣佈罷免燕平南的職位,後來燕平南才老實了。
可是這個胡人也因此被淩遲了。
胡人幫了小皇上,小皇上自然也感激他。
這些都是後話。
如今令顧紫重最為擔心的就是現在的燕平南,雖然年紀尚幼,可也是官場上的老手了。
難道他真的可以在金陵城興風做浪嗎?
哥哥這個人實在是讓她猜不透。
或許是她沒有入宮,所以一切都變了。
朱世子能回金陵城來,這就是和前世最大的不同。
三個人坐在房中喝酒,連喝酒的氣氛都變得不一樣。
甚至顧紫重都覺得燕平南甚至會隨時拔出刀來。
就是這麼可怕。
顧紫重每說一句話都要十分小心謹慎。
燕平南倒是淡然處之,顯得很自如。
顧世子更是自如。
只有顧紫重在慌張。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怎麼也應該結束了吧?
可是喝了半天的酒,三個人愣是半天沒有說話。
喝著酒,不行酒令也就罷了,怎麼連一句話也不說?
不是禮節不到位,只是三個人好似形成了共識,都不願意說話。
顧紫重幾杯酒下肚,臉色都泛起了紅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