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母卻還是不同意,接連搖頭,終於控制不住情緒,面色陰暗下來,連聲道:“蒙古幹旱,南方潮濕,過去了水土不服,你又是個女孩子,人家朱世子豈能一直顧著你?到時候你一個人痛苦難耐,也沒人照顧。再者,軍中規矩甚多,你一個女孩子跟隨人家也實在太不安全了。”
母親擔心的正是她所擔心的。
眾人僵持不下,一時之間竟然安靜了下來。
不過多時,就聽自門外長廊旁邊有腳步聲傳來。
顧紫重尋聲向門外看去,瞧見朱世子正站立在門外看著自己。
顧母一見朱世子來,連忙謙卑著上前去請朱世子進來。
畢竟人家才是皇室正統。
朱世子卻顯得很隨意,連連擺手,輕聲道:“伯母不必客氣,我方才在不遠處聽聞你們……”
他也突然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立刻止住了話頭,卻不知道該怎麼說下去了。
場面有些尷尬。
顧母心裡尋思著,既然大家都清楚了,那就開啟天窗說亮話吧。
只不過說亮話也得尋個時候。
顧紫重的心早就不是之前的少女心了。
她多年的後宮經歷讓她懂得了珍惜這個道理。
朱世子就在自己的面前,不能讓他離開。
顧紫重幹脆道:“我們一家人都答應讓我追隨朱世子。”
顧母頓時愣住了!
哪裡有女兒這樣說的,自己可是還沒有同意呢!
可是當著朱世子的面顧母又不好說出口。
顧紫重心裡明白,現在再不做決定,今後她就很難再把握機會了。
因此她斬釘截鐵地答應了朱世子的要求。
朱世子也明白伯母在擔心什麼。
想了一想,朱世子便是微笑著道:“伯母是擔心女兒遠行,受了委屈吧。為人之母,這樣一想都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我的為人想必伯母也清楚,我寧願讓我自己吃苦也不會讓顧郡主吃苦的。”
這話說出來容易做到可就很難了。
顧母這話也聽得多了,當年顧王爺就是這麼和她的母親說的。
這場面如出一轍。
顧紫重心裡卻很明白,朱世子的確能夠說到做到。
前世裡朱世子娶的幾個女子後來都是榮華富貴,朱世子盡可能得滿足她們的要求。
所以聽到朱世子這話,顧紫重可以說是又吃了一顆定心丸。
她又是十分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此時最為難受的就是顧母了。
顧母左看看右瞧瞧,居然沒有一個人肯支援自己。
顧世子原本就同意妹妹追隨人家。
唉!
顧母心裡嘆息,此時看著在一旁恍若無事的兒子,內心突然一把火燒了起來。
她真控制不住想要將心裡的怒火全部都發洩到兒子身上。
顧紫重卻看了出來,連忙止道:“母親,女兒就是想嫁出去,母親為何這般痛心?事實並非母親所想。母親為女兒擔心因此這般,這讓女兒心裡很難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