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武倒也釋然了,目光迷離著,好像心不在焉的樣子,卻堅定著說道:“犬子不才,沒有幫著朝廷驅逐韃靼,唉……”
當著外人總是說自己家的孩子不好,可是真的想到自己家的孩子,父輩總是心疼。
尤其如今朱由武孩子都戰死了,可想他要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顧紫重立刻謙卑著說道:“朱家都是團結的人,因此韃靼人必然會敗。如今朱世子也要執戟北上,肯定會替朱兄弟報仇。”
她與那個戰死的朱家孩子並不認識,可是現在突然一個“朱兄弟”相稱,讓朱由武聽了內心便感覺十分溫暖。
人家顧家好歹也是異姓封王,也算王爺家,朱世子又是正兒八經的王爺家人。
兩個人這樣說話,真是拿朱由武當自己人了。
他內心熱乎乎的,悲傷的情緒也稍稍緩了緩。
顧紫重眉目真情,雙手輕放在身前,瞧朱伯父的目光也更加謙卑了三分。
金陵城內,自己最需要結交朋友了。
這個鎮寧府中朱由武雖然年邁,可也是一個有名望的人。
顧紫重最需要結交他。
朱由武也是最需要別人安慰了。
他也順著顧紫重的話道:“正是,郡主已經預料到結果,足以見智慧了。韃靼南下想要侵犯我們,不過他們畢竟啊,還是草原上生活的人,怎麼會適應中原的條件呢?再者朝廷兵馬錢糧都足,朱世子再出馬,定然馬到成功啊。”
這話多多少少都有奉承的意味。
朱常禧可沒有什麼把握,自己做這個江南閑王已經做了十幾年了,哪裡會適應北方生活呢?
他答應了一句,心卻有點虛。
他也同時將目光輕輕轉向顧紫重,餘光盯著她,想看她有什麼表情。
顧紫重卻全然不在乎的樣子,一點表情變化都沒有。
這讓朱常禧有些悵然。
顧紫重內心其實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她所擔心的是,等朱世子日後去了北方,自己應該怎麼去找他。
兩個人心裡想的完全不同。
顧紫重也注意到了他,可是努力鎮定,並沒有什麼反應。
她接著道:“朱伯父也需要人來陪著,今日正是上元節,我們兩個人就過來陪朱伯父了。”
朱由武連忙致謝道:“多謝郡主,我遠在福建做總兵的小兒子知道了,待他回來,定然親自登門拜謝。”
小兒子?
顧紫重放鬆的神經突然緊繃了起來。
她雖然還沒有想清楚究竟為什麼,可是內心總有一種不詳預感。
這個小兒子叫什麼名字?
她也不好多問,只是輕聲陪笑。
記得前世中也有關系已經遠了的朱家人對皇位虎視眈眈。
不過那些人的勢力都太小了,有南方的,也有西北的。
不過至於究竟是誰,自己也沒太多過問。
不會這個福建的總兵也在其中吧?
顧紫重擔憂著,額頭上滲出一層汗珠來。
她立刻俯首,躲避朱由武的目光。
朱常禧卻不知道,依然是微笑著說道:“朱伯父不用這麼客氣,令郎回來之後好好照顧朱伯父就夠了。”
顧紫重也順著朱世子的話,肯定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