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什麼事啊?唉!
其實要說起來,這事兒啊,還都得怪自己!
要不是自己,事事都依賴雲兒依賴慣了,之前沒有想到這上面來!又怎麼會出現這樣,讓人貽笑大方的事情呢?
唉!要是自己當初,不把蔡銳秦松他們幾個,全安排去縲稷山駐守。事情也就不會這樣糟了!
他們一個個,可都是雲兒手把手教出來的,無論文治武攻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
而且,在縲稷山居住那些年,他們五個人都是跟村民們一起,幹活勞作的。
雲兒對他們的教導,既仔細又嚴格。就怕他們以後幫忙治理國家的時候,有哪裡不懂的。
因此無論是經商,還是種地!雲兒都是特地專門教過的。要是這回有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在,他這個大王都不用親自去了。
可是,那縲稷山上只有雲兒一個人駐守,他實在是不放心。為了安全起見,蔡銳他們是必須去幫他守護。
只是他們這一離開,自己這個大王就成了農夫大王了。不行,要治理國家人才再多都嫌不夠用。
為了以後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情。為了自己以後,不被後世人笑稱――農夫君王!他真得跟雲兒學習學習。多培養人才才是!
梁梓墨這樣在內心痛定思痛一番後。想到如今大局初定,不論是齊國還是蜀國,都有大片的荒地等待著他們去開墾。
在這樣的迫切局勢裡,他這個大王手裡怎麼可以,連一兩個會種地的官員都沒有呢?這可不是長久之計!
眼下這冬季的麥子,倒是他帶領著眾人種下去了!那明年開春後收割,還要他親自出馬嗎?
不行!這個事情得盡快解決掉。一定要趕緊選拔一兩個人出來,專門負責這種田開荒的事情。
可是,如今自己手裡的這些官員,除了蔡銳他們幾兄弟外。都是些行伍出生。
在種田方面,他們都跟自己一樣,又或者還不如他自己。
他自己再怎麼說,前些年也是跟著陳漫雲在那縲稷山上,艱難的度過了那些艱苦的歲月。
在人們種地的時候,他也是曾經看到過的。所以在面對土地的時候,他還是知道怎麼種?怎麼收割的!
可是,那些當兵的不一樣!首先,他們在軍營裡呆的時間太久。久到有時候,他們自己都忘了自己是誰了!
在他梁梓墨,還沒從王宮裡趕走梁昊辰時,這些將士可都是養在邊關的。他們雖然也有地,但是都是租出去給老百姓種了。除了出征,他們心裡想的就是如何玩樂?
因為,連年戰火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為國捐軀了!
所以,他們就是抱著:趁著活著該吃就吃,該玩兒就玩兒的態度。在混吃等死!
後來,等到跟著他梁梓墨起義後!打了勝仗,他們心裡就一味的想著,如何才能升官發財,封侯拜相?於是,一個個惡補書卷知識,哪有時間去研究別的學問啊?
再加上,他們的家人們以前都是種田的。他們深知,種田的心酸與疾苦。
因此,對於種田這一塊,就連他們的家人也不贊同他們專研。
所以,目前他手底下,除了蔡銳陸剛他們五個會種地外。幾乎找不到一個,真正稱得上有農業技術的人員了。
可是,蔡銳陸剛他們,可是雲兒為他培養的國之棟梁。現在又是六部之首!怎麼可以讓他們去種地,這不是太浪費人才了嗎?怎麼辦?
梁梓墨一個人在禦書房裡,雙手背在身後,前後左右的踱著步子。思來想去也沒有想到合適的人,真是急得都快長出白頭發了!
為著手裡沒有人會種地的事情,梁梓墨真是心急如焚啊!這也就應了那句俗話:越急越亂,越亂越急!
在禦書房裡踱來踱去,也沒有想出個頭緒來!
梁梓墨急得,深呼吸,抬頭扶額,在禦書房裡自言自語的道:“誰會種田?誰會種田?
唉!老天爺,你快告訴我,誰會種田?”
踱著踱著,梁梓墨突然想起:之前聽雲兒說過,鳳月國以前也沒有人會種田。
自從她選了幾個人,來蜀國學習了栽種技術後。哪裡的人們就學會了種田!
聽說,如今那鳳月國,已經被雲兒經營得,變成了魚米之鄉!